•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宝鸡村史

凤翔县古至今历史大事件

时间:2014-8-2 14:26:33   作者:代峰\编辑   来源:《凤翔县志》编纂委员原创   阅读:18427   评论:0
内容摘要:凤翔县境内发现13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有:用于耕种收割的石斧、石镰、石刀、石铲;用于砍、挖、钻、凿的石锛;用于纺织、缝纫的陶纺轮、骨针;用于捕鱼、狩猎的石网坠、石箭头、骨箭头。在古人居住的遗址处,有白灰屋面、窖穴遗迹及陶器、蚌器、尖底瓶

远古纪事

    1959年,凤翔县境内发现13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有:用于耕种收割的石斧、石镰、石刀、石铲;用于砍、挖、钻、凿的石锛;用于纺织、缝纫的陶纺轮、骨针;用于捕鱼、狩猎的石网坠、石箭头、骨箭头。在古人居住的遗址处,有白灰屋面、窖穴遗迹及陶器、蚌器、尖底瓶、盆、瓮、斝、罐等。证明公元前60世纪~前20世纪县境内已有先民居住繁衍。
    夏
    履癸三年(约前16世纪)
    国势衰落,夷人(今属羌族。)进入岐地(今陕西省凤翔县、岐山县一带)。
    商
    武乙元年(约前11世纪)
    古公亶父自豳(与“邠”同。今陕西省邠县、旬邑县一带)迁岐,号周太王。三年,王命亶父为周公,赐岐地。
    西 周
    成王六年(前11世纪)
    成王在岐阳(今岐山县、凤翔县一带)狩猎,并与诸侯会盟。
    春 秋
    周平王元年(前770)
    王封秦襄公为“诸侯”,赐岐西地。自此,秦与诸侯王相往来。
    秦襄公十二年(前766)
    秦攻西戎,襄公至岐地,死于军旅。
    秦文公十六年(前750)
    秦攻戎,戎人败走。秦收“周余民”,势力渐次扩张,辖地至岐以西的广大地区。
    秦武公十一年(前687)
    灭小虢(西虢,雍邑,陕西凤翔南18公里故虢城)。二十年(前678)武公死,葬雍平阳;殉葬66人,开始了残酷的生人殉葬制度。
    秦德公元年(前677)
    迁都雍城,初展大郑宫(今县城南);祀鄜畤(雍邑祭白帝处),卜居雍。雍邑诸祠自此始。二年(前676)作伏祠;肢解狗于雍城四门,意为防御病毒。自此,始有“伏”之节令。
    秦穆公四年(前656)
    迎取晋献公女为秦穆公夫人。
    秦穆公五年(前655)
    授百里奚政务,称“五羖大夫”;以蹇叔为上大夫。
    秦穆公九年(前651)
    晋献公死,晋内乱。晋公子夷吾求秦定内乱。冬,穆公命百里奚联齐会师,接晋惠公(夷吾)入秦避难。第二年(前650),用兵护送他回国继承君位。
    秦穆公十三年(前647)
    晋大饥,乞秦粮,丕豹建议伐晋,穆公说:“其君是恶,其民何罪”,遂漕运粟米到晋。船队沿渭水到绛水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
    秦穆公十五年(前645)
    晋趁秦饥攻秦。穆公为帅,丕豹为将,迎击晋师。九月,与晋惠公会战韩原(一说在今陕西韩城西南,一说在今山西省芮城)。初,秦失利,穆公重伤被围。幸有曾受过穆公宽恕并赐酒解毒的岐下300农人,冒死驰救,大败晋军,生俘惠公。
    秦穆公二十四年(前636)
    穆公辅晋公子重耳为君,史称晋文公。文公杀怀公圉,迎夫人嬴氏归晋。
    秦穆公三十三年(前627)
    秦穆公不听蹇叔劝阻,袭郑(今河南省中部)大败,主帅孟明视及西乞术、白乙丙等被俘。晋襄公应夫人(文嬴,穆公女)请求,释放秦帅,穆公素服迎之,引咎自责道:“孤以不用百里奚、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耻,毋怠。”恢复三帅官秩。
    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
    采纳由余计,伐戎,并十二戎国(即今甘肃省东南部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一带),拓地千里,遂为西地霸主。
    秦穆公三十九年(前621)
    穆公死,葬于雍。殉葬177人,大臣子车氏三子奄息、仲行、针虎在其中,史称“三良”。秦人赋《黄鸟诗》以寄哀思。
    秦桓公二十三年(前581)
    晋景公病,求秦医,医缓赴晋,诊断:已“病入膏肓”。(我国古代医学上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间叫育,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不久,景公腹胀入厕死。
    秦景公三十六年(前541)
    晋平公病,秦医和赴晋,诊断后说:病根在于“近女室”、“不节不时”。并提出病因“六气”说(阴、阳、风、雨、晦、明)。论证平公病为“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之心血管、脑血管、肝脏、结核之慢性并合症。
    秦哀公三十一年(前507)
    吴伐楚,楚王逃随国。吴占楚郢都,楚大夫申包胥来秦求救,7日不食,日夜啼哭。哀公作《无衣诗》深表同情,派大将子蒲、子虎率兵车500辆,兼程救楚。翌年,秦兵抵楚,大败吴军,复楚都。
    战 国
    秦厉共公二年(前475)
    蜀人贿秦,秦蜀始往来。
    厉共公十六年(前461)
    发兵3万灭大荔(今陕西省大荔一带),溃兵逃河陇(古地区名。指“河西”与“陇右”而言。“河西”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两;“陇右”,指今甘肃六盘山以两,黄河以东一带)。自此,无戎人侵扰。
    秦怀公四年(前425)
    怀公被庶长晁等包围,被迫自杀。太子昭子早死,大臣立昭子之子,称灵公。
    秦简公六年(前409)
    初令“吏带剑”。
    秦简公七年(前408)
    秦国“初租禾”,第一次按土地亩数征收租税。
    秦出子二年(前385)
    庶长菌白河西迎公子连入秦,立为国君,称献公,杀秦出子及其母,沉尸深潭,后改葬雍。
    秦献公二年(前383)
    筑栎阳城(今陕西省临潼河北之武屯),自雍城迁都栎阳。秦自德公都雍,经历19公,共294年。
    秦王嬴政九年(前238)
    四月,秦王自咸阳至雍城,宿祈年宫,二十日行冠礼于雍城大郑宫,带剑。
    秦
    始皇帝(嬴政)二十六年(前221)
    初置雍县,属内史。
    西 汉
    高祖(刘邦)元年(前206)
    八月,汉败秦将章邯于陈仓,平定雍县、咸阳一带。
    文帝(刘恒)六年(前174)
    淮南王刘苌(高祖少子)死,葬雍县。
    文帝十五年(前165)
    四月,帝首次至雍县祀五畤(秦立白帝、赤帝、黄帝、青帝畴;汉高祖立黑帝畤)。后元四年(前160)、五年(前159)相继至雍县祀五畴。
    景帝(刘启)中元六年(前144)
    帝至雍县祀五畤。
    武帝(刘彻)元光二年(前133)
    帝至雍县祀五畤。后隔三年一祀,创为汉礼仪。至征和三年(前90),至雍县祀五畴10次。其中元狩元年(前122),至雍郊祀时,“获白麟”(颜师古注为独角兽寨)。祭祀官报称“祥瑞”,武帝作《白麟之歌》,改年号为“元狩”。
    武帝征和四年(前89)
    二月初三,二陨石落雍,声闻400里。
    宣帝(刘询)本始二年(前72)
    宣帝至雍县祀五畤。
    元帝(刘奭)初元五年(前44)
    帝首次至雍县祀五畤。自此,先后六次至雍郊祀。
    成帝(刘骜)建始二年(前31)
    春正月,诏命停帝至雍县祀五畤。
    成帝永始二年(前15)
    帝因“无子”,又复至雍县祀五畤。此后至雍郊祀四次。
    东 汉
    安帝(刘祐)元初元年(114)
    先零羌攻雍县城。
    顺帝(刘保)永和五年(140)
    九月,诏令右扶风(今凤翔县一带)筑坞堡,驻屯军队,加强边防。筑堡、屯军自此始。
    桓帝(刘志)永康元年(167)
    先零羌进军三辅(今陕西中部地区),攻陷雍县汉军营垒。
    三 国
    魏明帝(曹睿)太和二年(228)
    魏猝闻蜀兵攻祁山,三郡(南安、天水、安定)响应,关中大震。明帝使右将军张邰督部骑5万自长安西进,过雍(今凤翔县)千(今千阳),拒蜀兵。
    晋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二年(387)
    五月,前秦南安王苻登攻陷千(今陇县)、雍(今凤翔)二城。
    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十二年(416)
    六月,西夏国君主赫连勃勃占据雍城。
    南北朝
    北魏孝明帝(元诩)立光五年(524)
    魏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南)羌兵莫折大提举事,称秦王。大提死,子念生称帝,年号“天建”,同年攻陷岐州(今凤翔)等地。
    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十三年(547)
    大路侧改土堠为植槐树,行道树自此始。
    隋
    炀帝(杨广)大业九年(613)
    扶风郡僧人向海明称帝,年号“白乌”,旋被隋镇压。
    唐
    太宗(李世民)贞观七年(633)
    直太史局雍县(今凤翔)人李淳风改造“浑天黄道仪”成。
    高宗(李治)麟德二年(665)
    颁行李淳风所制《麟德历》。
    玄宗(李隆基)天宝十五年(756)
    六月十七日,玄宗避安史之乱,自长安奔蜀,途中夜宿雍县。
    肃宗(李亨)至德元年(756)
    改扶风郡为凤翔郡。
    至德二年(757)
    二月初十,李亨自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南)至雍,诏升凤翔郡为凤翔府;改雍县为凤翔县,分设天兴县(今凤翔县城南七里)。四月,平原(今山东平原县北)太守颜真卿自河北经荆、襄至凤翔,授官宪部尚书。闰八月,杜甫至凤翔,授官左拾遗。闰八月二十二日,授太子(广平王俶)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副元帅,讨安禄山。九月十三日,太子暨郭子仪率朔方军及回纥军15万人,号称20万,自凤翔誓师出发,大破安禄山叛军,收复京城(长安),肃宗自凤翔还长安。同年冬,升凤翔为西京。
    宝应元年(762)
    凤翔县并入天兴县。
    代宗(李豫)广德元年(763)
    吐蕃军围凤翔,唐镇西将军马璘率精骑千人驰援,大败吐蕃军于凤翔城下,凤翔围解。
    大历十四年(779)
    天兴人杨炎为宰相。
    德宗(李适)建中元年(780)
    正月,李适采纳杨炎议请,改“租、庸、调”为“两税法”。
    兴元元年(784)
    德宗至凤翔,斩乔琳等人,以戒降叛将朱泚者。
    文宗(李昂)太和九年(835)
    宦官仇士良专权,凤翔节度使郑注等密谋翦除,事泄,郑被杀。
    僖宗(李儇)广明元年(大齐黄巢金统元年)(880)
    农民义军首领黄巢在长安称帝,国号“大齐”。僖宗奔兴元(今陕西省南郑县),路经凤翔。
    光启三年(887)
    僖宗李儇至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与靖难军节度使杨复恭假子杨守立在凤翔城内争道,僖宗调停未果,遂巷战,李昌符败走陇州。僖宗派扈驾都将李茂贞讨斩李昌符,灭其族。李茂贞以功擢为凤翔节度使。李氏据凤翔自此始。
    昭宗(李烨)龙纪元年(889)
    李茂贞奏请截留凤翔酒业国税,用作军饷。
    景福二年(893)
    诏命李茂贞任山南西道兼定武节度使,茂贞不从,上表讥讽昭宗,斥责宰相杜让能。昭宗怒,任李嗣周为招讨使,送新任凤翔节度使徐彦若赴镇。茂贞驻军周至,拒不受命,旋进逼京师,昭宗令杜让能自尽。自此,李茂贞统领凤翔、兴元、洋、陇、秦等四镇十五州。
    天复元年(901)
    正月,擢李茂贞为尚书令兼侍中,进爵岐王。十一月,宦官韩全诲劫持昭宗到凤翔。朱温驻军城东兴师问罪。昭宗屡命朱温还洛阳,朱温上表辞行。
    天复二年(902)
    朱温再次兴师到凤翔,在横水、虢县与李茂贞军交战。李败守凤翔,朱温据壕围城。岁冬,大风、大雪,凤翔城内市民冻饿死者甚多,有剐食人肉者。
    天复三年(903)
    李茂贞杀宦官韩全诲等72人于凤翔,与朱温议和。昭宗被送入朱温军营,后返长安。
    五 代
    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元年(907)
    凤翔用唐昭宣帝(李柷)天祐年号。四月,李茂贞于凤翔开岐王府,设置百官,称居处为宫殿,妻称皇后,建李氏园。
    后唐庄宗(李存勖)同光二年(924)
    封李茂贞为秦王,李茂贞子李继为凤翔节度使。四月,茂贞死。李占据凤翔38年,称岐王18年。自此,凤翔为后唐府治。
    后汉高祖(刘知远)乾祐元年(948)
    凤翔节度使王景崇降后蜀,与永兴军赵思绾、河中李守贞三镇联合,抗拒后汉。
    后汉隐帝(刘承祐)乾祐二年(949)
    大将赵晖攻破凤翔,王景崇自焚,乱平。后汉主诏命赵晖任凤翔节度使兼侍中。
    乾祐三年(950)
    汉主遣使分赴凤翔、河中(今山西省西南部、陕西大荔东南部)收葬死于战乱中军民遗骸约十二万余具。
    后周世宗(柴荣)显德二年(955)
    遣凤翔节度使王景率军讨后蜀。
    宋·辽·金
    宋太祖(赵匡胤)开宝三年(970)
    诏命凤翔、长安修复几经兵乱、盗掘之周、秦、汉、唐诸陵27处。
    仁宗(赵祯)庆历五年(1045)
    建凤翔府儒学。
    嘉祐六年(1061)
    十二月,苏轼出任凤翔府签书判官。
    嘉祐七年(1062)
    苏轼开拓古“饮凤池”,引注凤凰泉水,修成东湖。同年,苏轼向宰相韩琦呈《上韩魏公论场务书》,建议“以官榷与民”;凤翔官方不再经营酒曲,只收酒税。
    神宗(赵顼)熙宁十年(1077)
    凤翔酒课岁额20万贯,税卡(务)25处,居全国第三位。
    金太宗(完颜晟)天会六年(南宋高宗赵构建炎二年)(1128)
    宋将陇右都护张严军与金兵大战于五里坡(今凤翔县柳林镇彭祖塬),张严中伏兵计战死。
    金熙宗(完颜亶)天眷三年(南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
    宋军统制凤翔人杨从仪败金兵于凤翔城下。
    金熙宗皇统二年(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
    陕西全年无雨,凤翔民饥离散,壮年男子被北人买去为奴,郡邑遂空。
    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十九年(南宗孝宗淳熙六年)(1179)
    二月,改天兴县为凤翔县。
    金哀宗(完颜守绪)正大八年(南宋理宗昭定四年)(1231)
    正月,蒙古军围凤翔,金败,四月城破。
    元
    世祖(忽必烈)中统二年(1261)
    十月,诏令凤翔府种田户隶属平阳(元初设平阳路,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县西南)军籍,不出征,专为屯耕,以充军饷。
    至元二十一年(1284)
    设凤翔宣课司。
    至元二十八年(1291)
    九月,设凤翔屯田总管府。
    仁宗(爱育藜拔力八达)延祐元年(1314)
    正月,凤翔、兴元等地年荒,禁烧酒。
    延祐二年(1315)
    陕西肃政廉访使迁凤翔。
    泰定帝(也孙铁睦尔)泰定三年(1326)
    三月,朝廷遣僧人来凤翔修治佛事。
    文宗(图帖睦耳)天历元年(1328)
    创立岐阳书院,设于凤翔府署东(遗址无考)。(明正德十四年(1519)知府王江重建于东关宝昌寺西,遗址约当今东关路北塔寺河西岸距县城二里处。)
    天历二年(1329)
    饥荒。五月,陕西行省赈济凤翔府饥民197900人;发放价值15000两银锭的交钞(纸币)。六月,文宗亲书“岐阳书院”匾额,赐凤翔岐阳书院。十月,再发交钞,赈济凤翔饥民4.7万余人。
    顺帝(妥懽帖睦儿)至正十七年(1357)
    红巾军白不信、大刀敖等西入关中,元将察罕铁木耳、李思齐率骑兵堵截。红巾军进入秦陇后,察罕铁木耳派间谍计诱义军围凤翔。察罕铁木耳以骑兵内外夹击,白不信败走。
    至正十八年(1358)
    春夏大旱,人相食。诏令李思齐屯兵凤翔。
    明
    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
    三月,大将徐达、常遇春等攻克凤翔。元将李思齐奔临洮。四月,徐达在凤翔召开军事会议。留御史大夫汤和、部将金兴旺、余思明等守凤翔。
    洪武三年(1370)
    八月,元将贺宗哲得徐达攻庆阳讯,出击凤翔,牵制明军。金兴旺守城15日,庆阳城破,贺向六盘山遁逃。
    洪武九年(1976)
    改陕西行中书省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辖凤翔府,领七县一州,治所设凤翔。
    宣宗(朱瞻基)宣德四年(1429)
    仁宗次子郑王瞻埈受封凤翔,开府。郑王秉性暴厉,任意杖杀百姓。后诏迁河南怀庆,仍按期遣校卫来凤征收庄田租赋。
    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年至二十一年(1484~1485)
    连年大旱,凤翔乡民外逃,十室九空,人相食。
    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六年(1521)
    知府王江修成《凤翔府志》,武功人康海作序。
    世宗(朱厚熜)嘉靖八年(1529)
    蝗自东方飞凤翔,遮天蔽日。十二月地震,声音如雷,房、垣坍塌,民被压死者甚众。同年饥荒。
    嘉靖二十九年(1550)
    邑名士张舜典(号鸡山居士)在本县陈村创立弘仁书院,后改名鸡山书院。
    嘉靖三十四年(1555)
    本县旱灾。十月,地震(震中在麟游)。十二月二十二日(1556.1.23),大地震(震中在华县),“山鸣谷响”,“水涌沙溢”,城垣、庙宇、官民府舍倒塌大半,军民死伤甚众。
    穆宗(朱载垕)隆庆二年(1568)
    二月,地震三次,声如雷。五月,降大冰雹。
    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三年(1595)
    地震。老虎自县城西北角窜入城内。
    万历四十五年(1617)
    凤翔知府沈自彰编纂、刊印《张子全书》,并重修张载祠堂于凤翔县城内东街;邀张载14世嫡孙张文选来凤翔主持横渠书院,报经陕西抚院核准,拨银1000两,于凤翔、眉县置庄田,以为安置其后裔及张载祠享之用。
    光宗(朱常洛)泰昌元年(1620)
    饥荒严重,10岁儿童换粟1斗。
    思宗(朱由检)崇祯六年(1633)
    本县饥荒。夏季大旱,秋无禾苗,民多以树皮充饥,中毒,致头面发肿死亡。
    崇祯七年(1634)
    七月,李自成义军抵凤翔,假称奉督抚陈奇瑜檄文,着人安插城内。事被乡绅孙鹏察知,诱义军36人缒城先登,遭官方悉数杀害。
    崇祯十一年(1638)
    二月,凤翔生蝻(蝗的幼虫),食麦苗。六月,蝗食秋禾,全境饥荒,人以子易粮。
    崇祯十二年(1639)
    二月,大鼠成群食牛。四月,有星陨于城西街袁画师家,未及地而旋转,光如冶金。良久,渐高飞去,光射数十里(旧志载为陨星,实属不明飞行物VFO)。
    崇祯十三年(1640)
    遍野蝗,全境饥荒,人食树皮殆尽,有夫妇、父子相食者。
    崇祯十四年(1641)
    春,本县霜杀麦苗,夜间空中见火。夏降雹,全境饥荒,瘟疫流行;民因饥、疫,有全家尽毙者。
    崇祯十六年(1643)
    秋季,鹦鹉栖息于城墙、树枝,断续凡十日飞去。冬,李自成义军破潼关,进西安,斩陕西总督孙传庭。明溃军奔凤翔,四处骚扰。十月,义军刘体纯部抵凤,屯兵东关。不久,围攻县城。十一月一日,典史董尚实开城降。明知府唐时明兵败自杀。
    大顺永昌元年(1644)
    正月,李自成于西安称王,建立“大顺”政权,在陕、甘各州、县建地方政权,凤翔仍设府治。夏,鹦鹉飞集。
    清
    大顺永昌二年(1645)
    凤翔一带州县降清。凤翔县令舒向第上奏清廷:按实有田亩及人丁征收赋税。免除原供明代藩王禄米、辽饷。
    十二月十五日,贺珍率农民义军破凤翔城。
    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五年(1648)
    鹦鹉再至本县。
    顺治十年(1653)
    夏,雨雹深一二尺,旬日不消,草木如隆冬。秋,大水。冬十月,桃杏复花。
    同年,知府喻三畏捐俸银,补刻《张子全书》原版欠缺部分,并重印全书。
    顺治十五年(1658)
    十一月,沙鸟(形略似家鸡、鹑鸡类。产于西伯利亚及我国北部)飞至凤翔。
    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三十三年(1694)
    凤翔县知事汝阳王嘉孝纂成《凤翔县志》,刊行于世。
    康熙三十四年(1695)
    凤翔县地震。五谷丰登,斗麦20文,史称“大有”年。
    世宗(爱新觉罗·胤祯)雍正元年(1723)至三年(1725)
    凤翔县连年丰收。
    雍正六年(1728)、七年(1729)九年(1731)
    凤翔县连年丰收。
    雍正十一年(1733)
    知县韩镛撰修《凤翔县志》。
    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四年(1739)
    凤翔知府罗经创建“凤鸣书院”,院址设城内儒林巷。
    乾隆三十一年(1766)
    凤翔知府达灵阿重修《凤翔府志》。
    乾隆三十二年(1767)
    凤翔知府罗鳌重修《凤翔县志》。同年创立“凤邑书院”(后改名“凤起书院”),院址置城内准提庵(庵废。遗址在今儒林小学校院内西北隅)。
    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二十年(1840)
    凤翔知府豫泰重修济川桥(原系土桥,清顺治间县民周承尧、贾文募创石桥,取名“凤鸣桥”。俗称“塔寺桥”)。
    道光二十二年(1842)
    凤翔知府豫泰广立义学。
    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八年(1858)
    正月,凤翔厘金局在东关成立。陈村、柳林、老爷岭等地设厘卡13处。土布除交纳正厘(值百抽一)外,多收1.2%。
    咸丰十年(1860)
    凤翔代知府唐霈霖奉命办团练。
    同年,凤翔普遍种植罂粟,并开始征收土药税。鸦片毒害凤民由此始。
    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元年(1862)
    八月三日,渭南回民郭克裕只身来凤翔探亲,被守城兵逮捕下狱。城外回民集众求释。官方散布“回民即将造反”,声言“灭回”。四日晨,凤翔回民齐聚麻家崖,推崔伟(时为汉族地主罗三义家长工)为首,遂举事。八月五日,乡团洗杀回坊(清真寺管辖地区。每坊包括一个或几个村,约三十到一、二百户不等)26村,焚毁房舍。回民青壮年聚集东关后围城。八月六日夜,代知府唐霈霖率城防兵洗杀城内行司巷、沙家巷两坊48户回民。闰八月,甘肃省灵台、华亭、河州(今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一带)、固原(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回民来凤翔,支援回民围攻县城。知府张兆栋与官绅密议,于十月派武弁宫文通、生员张纶等缒城而出,赴京求援。
    同治二年(1863)
    三月,义军掘蚰蜒壕(形弯曲)三道,设铃棚、犬铺,长期围城。九月,钦差大臣多隆阿派总兵陶茂林率3500人驰救凤翔,围解,回军向西北转移。围城时达15月。
    同治三年(1864)
    陶茂林部进入千阳、宝鸡,辗转追击凤翔北山一带回军。崔伟领导的回军与赫明堂、禹得彦等率领的回军会合。十月,在凤翔以北打败清军陶茂林,后西去千、陇,再入甘肃华亭。
    同治十年(1871)
    凤翔皮(毛)庄兴起。
    同治十三年(1874)
    凤翔“生字”水菸作坊创立。
    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十二年(1886)
    凤翔人周鼎(号正谊)创立“正谊书院”。
    同年凤翔王锡桂、刘源森,岐山武文炳等捐资创建宗铭书院。
    光绪二十六年(1900)
    凤翔大旱,全县饥荒,民众饿死2万余。
    光绪二十八年(1902)
    八月十八日凤翔邮政局成立。其电讯线路属陕西干线,由省城西安经咸阳、兴平、武功、扶风、岐山达凤翔;由凤翔再分二支:一经陇州接甘肃清水局,一接宝鸡局。
    同年,在东关设立凤翔官盐分局,实行官卖食盐,招商贩运,盐价大涨。
    知府傅世炜奉命改“凤起书院”为“凤翔府中学堂”。
    光绪二十九年(1903)
    十月二十六日夜,李猪娃、晁黑狗、王摇摇等,率凤翔、岐山、宝鸡等县群众1000余人,包围东关盐局,打死盐官刘司事,火烧官盐局、骆驼场和工艺局。清军副将刘琦奉命自西安急驰弹压,沿途烧杀抢掠。知府傅世炜声称“抚慰”,群众四散回家。十一月二十九月,晁黑狗、王摇摇被清凤翔官府杀害于县城西关。
    光绪三十年(1904)
    知府尹昌龄开办丝绸工艺厂,提倡栽桑养蚕。
    同年冬,李猪娃逃往甘肃庄浪县后被捕。
    光绪三十一年(1905)
    正月十六日,李猪娃被凤翔知县彭毓嵩杀害于县署西侧桑园。
    宣统(爱新觉罗·溥仪)二年(1910)
    冬,凤翔彗星见,扫尾数丈。
    宣统三年(1911)
    九月七日(公历10月28日)夜,凤翔人杨荟祯、刘鋕(同盟会员)联络当地哥老会杨风德、陈得胜、赵大贵等聚众千余人,响应辛亥革命,举义。义军杀知府德祜、知县彭毓嵩。九月,清陕甘总督升允派统领崔正午率兵犯凤翔,民军副统领万炳南电请西安民军救援。十一月二十七日,曹寅侯和万炳南大败清军于柳林铺。辛亥革命在凤翔取得胜利。此后,崔正午数次围攻凤翔不果,撤兵西逃。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
    2月,奉令改凤翔府中学堂为陕西省立第二中学校。
    3月,凤翔守军万炳南为救援天水义军黄钺部,赴西安请示,遭张凤翙卫队暗杀;陕西省军政府派新军副都督郭胜清镇守凤翔。
    6月,省撤凤翔府,保留凤翔县。设关西道,治所设凤翔,派寇鸿恩任关西道观察使。
    8月,成立县议会,严敬、李逢春任正副议长。
    9月,凤翔、邠县、乾县三地所属议员公选凤翔窦应昌为中华民国参议院议员,刘治洲为中华民国众议院议员,张维翰为省议会议员。
    民国2年(1913)
    驻军王生岐部哗变,入南山投奔白朗。
    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成立(旧址即今儒林小学所在地)。
    县商务会成立。
    民国3年(1914)
    4月19日,河南省农民起义军首领白朗率部自麟游入县。翌日晨,兵分南北,绕城西进。
    关西道撤销。本县属关中道辖。
    民国4年(1915)
    凤翔县中、小学学生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秘密卖国条款《二十一条》,游行示威。
    征选县烧酒参加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
    民国5年(1916)
    5月1日,凤翔人杨荟祯(同盟会员)、麟游甄士仁等组织“铁血团”,讨伐袁世凯,驱逐袁系军阀陕西督军陆建章,围攻县城。军事失利,“铁血团”解散。
    同年秋,陕西警备军统领郭坚,被陕西督军陈树藩(北洋军阀在陕西的代表人物)诬陷为叛变,受秦、晋军腹背夹击,损失惨重,率残部来凤翔。
    民国6年(1917)
    靖国军招讨使耿直在西安起义失利,退驻凤翔,联合郭坚倒陈。不久,受陈树藩逼迫,郭、耿率部东去。
    民国7年(1918)
    郭坚部与陈树藩军在大荔、羌白激战数月,郭坚失利,退至凤翔。11月6日,陕西靖国军副司令张钫、云南靖国军(即滇军)第三军军长叶荃来凤翔支援郭坚,在柳林镇会合。凤翔守军魏进先等归顺,靖国军遂占凤翔。井勿幕以陕西靖国军总指挥名义由三原至凤翔慰劳滇军,并召开军事会议。
    郭坚创设“丰西钱局”。
    凤翔依照国民政府修正公布《酒类、烟类营业牌照税章程》,开征烟酒营业牌照税。
    民国8年(1919)
    3月,西路靖国军二路军樊钟秀部退驻凤翔,与郭坚联合守县。4月6日,甘军进入凤翔以北。叶荃自凤翔退至耀县。不久,郭坚与奉军许兰洲议和,与樊钟秀部一起接受奉军收编。
    省立第二中学迁西安寄附陕西省甲种农业学校。
    郭坚在凤翔创办“右辅中学”(旧址即今陕西省立凤翔师范学校之内偏东方位),保送本县人侯飞鹏、胥懋健、赵培堪等7人入四川讲武堂,尚道源、戴鼎、刘仰曾等4人入韶关讲武堂学习。
    凤翔中、小学学生受郭坚和县长尉正邦支持,提出“打倒军阀”、“抵制日货”的口号,示威游行。
    凤翔首次成立县农会,会长石琯,设址东湖苏公祠。
    成立“天足会”,会长石琯、徐杰。宣传妇女缠足之害,提倡放足,效果颇佳。
    民国9年(1920)
    5月,北洋军阀陈树藩联合镇嵩军刘镇华攻凤翔不克,东去。
    郭坚重修东湖,并修渠道,以工代赈。设“公益钱局”于县东街。
    12月18日晚7时许地震,死5人。
    民国10年(1921)
    8月13日,陕西督军阎相文(直系)部十一师师长冯玉祥诱杀郭坚于西安西关讲武堂。郭先后驻本县6年。
    8月,郭坚余部推团长李夺为司令,仍驻本县。不久,李夺被阎相文改编为陕西陆军第二混成旅。
    凤翔田间豌豆始生虫。
    民国11年(1922)
    4月18日,于右任西巡至县。靖国军总司令部移驻凤翔。5月5日杨虎城部驻岐山桃园,于右任自凤翔前去慰问后,于与杨同返凤翔,驻田家庄乡果园村。11日在田家庄开会商定:于由陇东入川,赴沪转粤,杨率部入北山,保存实力。
    5月,刘明喜、王礼等发动凤翔洛峪、兴国、宁王等乡农民组织“红枪会”,抗拒驻军苛派烟款,300多农民被李夺部营长党海楼、陈发荣杀害。
    民国12年(1923)
    3月,凤翔留日学生、县议会议员蒲惠(箫史富村人),在城内郗家巷创办《觉民报》。
    5月,李夺率部属党海楼、党毓琨(外号“党拐子”)、陈疯子等离县;镇嵩军旅长张振甲部来县驻防。
    民国13年(1924)
    张振甲东调。甘肃陇南镇守使孔繁锦部副司令范连泌接防,任命其参议梁筱山为县
    长。陕西省立第二中学自西安迁回凤翔,与右辅中学合并。
    民国14年(1925)
    5月,孔繁锦率部赴平凉、天水。党毓琨返县。不久,留党海楼驻县。党毓琨率陈发荣等部去礼泉。
    8月,国民军第三军军长孙岳遣旅长门炳岳、顾占鳌等部进军凤翔,驻四乡堡塞,县城被围。第三军东撤,围解。
    民国15年(1926)
    11月,党毓琨助冯玉祥攻刘镇华获胜,西安围解。党毓琨自礼泉再来凤翔。党海楼率部驻防武功。
    党毓琨在县城东街、东关分设“宝兴成”、“宝兴隆”钱号。
    民国16年(1927)
    陕西省立第二中学迁虢镇附于渭滨中学。
    党毓琨令部属在凤翔挖掘古墓葬、古遗址,搜集民间私藏文物、金石、古玩,攫为己有。古董商张某、“宝兴成”钱号经理范某为虎作伥,大扰地方。
    民国17年(1928)
    6月,西北军总司令冯玉祥率韩占元、张维玺、赵登禹部及甄士仁、韩清芳等部共约四五万人围攻县城。9月5日城破,全歼党毓琨部。
    冬,国民军第一军旅长赵登禹部在公共体育场放映无声电影。为凤翔放映电影之始。
    民国18年(1929)
    春,无雨,夏麦亩收数升,饿殍载道。
    中国国民党凤翔县党务指导员办事处成立,党务指导员为杨荫川(又名杨珊,中共地下党员)。
    6月,中国共产党在凤翔的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书记李特生。
    国民一军所属“西北银行”在县城东大街设立分行。
    县城“兴盛德”酒店所酿白酒参加上海“中华国货展览会”,获二等铜质奖。
    民国19年(1930)
    陕西省主席宋哲元任命甄士仁为陕西西路游击司令,驻防凤翔。甄士仁收编凤翔张应坤、刘得才,岐山苏季昌,陇县强力子,扶风杨万青等部,会合于凤翔。
    杨虎城占据陕西。蒋介石任命杨为陕西省政府主席。杨奉命枪杀甄士仁于西安。
    冬。杨虎城派参谋长李凌霄来县收编甄士仁部属,杨万青等伺机枪杀李凌霄后,西奔甘肃。西北军三十八军孙蔚如移防凤翔。
    陕西省立第二中学(以下简称省立二中)自虢镇迁回凤翔,在原址与省立第八师范(原设岐山县)合并为省立二中。
    民国20年(1931)
    3月,孙作宾等按照中共陕西省委指示,在三十八军成立中共军党委,孙作宾任党委书记,开展兵运工作。
    中共陕西省委派吕剑人、陈云樵到凤翔,在东湖召开会议,参加者有习仲勋、李特生、李秉荣、张觉等,传达中共中央“六大”会议精神和省委指示。
    “九·一八”事变消息传来,凤翔中、小学学生游行示威,声讨日本帝国主义,并致电当局,要求抗日。
    民国21年(1932)
    4月24日,本县农民因当局苛派烟款,掀起“交农”(即上交农具,表示不再种田。是农民在旧社会反抗官府的斗争方式之一)运动。
    饥荒,外逃谋生者甚众。
    县成立清理粮赋处,李振初为主任,清理田赋弊端,平允负担。
    急性霍乱蔓延,患者9000余人,死亡6740余人。
    7月,省立二中教师冯润章等建立中共凤翔特别党支部。
    省立二中学生在中共党组织领导下,发起成立“反帝大同盟”、“反帝战线”、“抗日救国会”、“学生爱国救亡团”、“读书会”等组织;创办《新地月刊》、《西声旬刊》等。把反帝爱国和宣传马列主义结合起来,活动波及农村。国民党地方政府派特务李仲任二中校长,镇压学生运动。学生掀起“反李学潮”,李被赶出校。
    民国22年(1933)
    2月,凤翔“西凤洒”、髹漆木器、花圆桌面等,参加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博览会。
    7月,国民政府行政院派王寅生、石凯富、黄国高、勾适生来县作农村调查。抽小沙凹、尹家务、小唐村、石家磨、南务村为样京。调查结果,经灾年、瘟疫之后,实存总户数276户,与民国17年的总户数633户相比较,减少357户,南务村尤甚,民国17年总户数205户,本年则减少为76户,只占民国17年总户数的62.93%;城内有鸦片商店四五十家,吸食者十分之四。
    7月24日,县西北、西南、柳林镇西沟等村,暴雨倾注约两小时。山洪暴发,冲没秋禾四五千亩,毁坏房屋、粮食无算,淹死数十人。
    民国23年(1934)
    凤翔创办秦腔剧团“风易学社”。
    秋,凤翔始用钻机凿井。
    省立二中改为陕西省立凤翔师范学校。
    民国24年(1935)
    夏,凤陇公路(经千阳、陇县越关山,抵达甘肃马鹿镇西陕甘交界处)建成通车。省主席邵力子来凤翔参加通车典礼,主持剪彩。
    西安绥靖公署派特务一团孙辅臣部自武功移防凤翔。
    孙辅臣借军工重修东湖。
    9月,孙辅臣在城内道背后创办培实工厂。以“高阳式”铁机织布,生产宽幅白平布。
    夏、秋粮连续三年大丰收。
    民国25年(1936)
    夏,县立卫生院成立,开办费5000元,设备为西府之冠。
    8月1日,县司法处成立。
    凤翔私立“敬诚小学”成立。是为县商界出资办学之开端。
    12月,驻军孙辅臣东调。中央陆军第三十七军接防。
    12月15日,西安学生联合派代表张世杰率领男女学生50多人来凤翔宣传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事变中提出的《八项主张》,中、小学学生热烈欢迎;“省立凤翔师范”学生组织宣传队。在凤翔、宝鸡、千阳、陇县、扶风等地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编演话剧,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县政府创办“民生工厂”,生产木器和度、量、衡器,是为凤翔官办企业之开端。
    民国26年(1937)
    “七·七卢沟桥事变”消息传来,群情激愤。各界组织游行示威,声讨日本侵略者,电慰二十九军抗战将士。
    12月,省立凤翔师范学校在中共凤师特支领导下,掀起以“反对奴化教育,实施战时教育”为内容的驱赶校长忽子申的学潮,忽子申被省教育厅撤职。学校出现抗日救亡宣传的新局面。
    民国27年(1938)
    2月,国民党政府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所属四、六两总队迁至凤翔,占用凤翔师范和儒林小学校址。
    3月,本县团管区成立,归关中师管区管辖。司令江霁。司令部设东街“张子祠”。
    6月,经中共陕西省委批准,建立地下中共凤翔县工作委员会,受省委直接领导,驻地设申都村小学,工委书记任自强(任戈白)。
    7月,国民政府经济部派员勘察,划定凤翔北部与千阳、麟游接壤处荒山地为千山垦区第一期垦作区域。11月,在五曲湾设“千山垦区筹备处”。
    7月,陕西省特种消费税局和营业税局合并,成立省凤翔区税局。
    9月,地下党“中共西府地委”成立,吕剑入任书记。任自强、肖江洪先后任组织部长,王宏谟任宣传部长。地委机关设城内郗家巷。
    “中共凤翔县工作委员会”改为“中共凤翔县委员会”,由中共西府地委领导,县委书记王志贤。
    秋,因日机轰炸西安,私立“东北竞存中学”由校长车向忱率领,自西安迁凤翔。校址设东郊纸坊街皇庙。在附近火神庙开办“竞存小学”。车向忱和教师张寒晖等带领学生开展生产运动,勤工俭学,动手建校。抗战胜利后,民国35年(1946)6月,竞存学校停办。竞存中学先后在凤翔培养学生5000多名,其中百余人奔赴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数十人参加了八路军。
    11月初,省政府在县设立“凤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及“保安司令部”。专员兼保安司令王兴东。
    中国工农合作协会(简称“工合”)凤翔事务所成立。
    民国28年(1939)
    3月,“西府书报社”成立。中共凤翔县委指派王田夫(共产党员)任经理,以推销国民党《文化日报》为掩护,积极发行中共在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及西安的进步报纸《工商日报》。
    9月,中共陕西省委撤销西府地委,吕剑人改任特派员,仍留凤翔。
    10月,于松云创办“私立民强中学”,地址设县城西街福音堂之圣经学院。
    民国29年(1940)
    3月,县国民兵团成立。
    9月18日,县立初级中学成立,私立民强中学同时并入。校址县城东关山西会馆(今凤翔中学校址)。县长董学舒兼任校长。
    凤翔天主教会于城内西街天主教堂创办私立“玫瑰小学”。
    凤翔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建立,校址县城东街(现县工商管理局址)。
    音乐家、中共竞存中学教师支部书记张寒晖,为解决学校和李敷仁等在西安主办的《老百姓报》用纸困难,筹办“火星巷造纸生产合作社”,并协助学校办起纸厂,以麦草作原料,创制“寒晖纸”。
    千山垦区办事处正式成立,地址羊引关(今五曲湾乡)。主任李象九。工作任务为“安辑难民,垦荒生产”。
    民国30年(1941)
    春,凤翔专员公署迁宝鸡,改名陕西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春,国民党反共青年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凤翔分团部成立,干事长鱼文波。
    凤翔团管区、郡县团管区合并为“凤邠师管区”,司令部设凤翔。司令段象武。
    8月22日至9月中旬,日本轰炸机三次30多架次空袭县城郊。炸死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七分校学生37人,农民4人,毁民房1座。
    9月1日,凤翔地方法院成立。
    9月21日,凤翔见日全蚀。初亏约上午12时,蚀既约13时许,复圆约13时30分。
    凤翔县田赋粮食管理处成立。下设陈村、彪角、虢王、田家庄、横水、谭家庄、城关镇7个分处。是年,田赋纳现金改为缴纳实物小麦。
    民国31年(1942)
    3月,凤翔县地方行政干训所成立。
    国民政府军政部派员来凤翔搜集废铁。境内古庙的铁钟、铁旗杆等遭毁坏。
    9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战地失学青年就学辅导处在凤翔成立。本部设凤翔师范学校。分置大学研究班、大学先修班、高中部(驻处本部)、初中部(驻儒林小学)、代管队(驻通文巷周家大院)。实行军事编制。书籍、食宿、服装等由该处供给。学生留去自由。
    10月,凤翔开始实施“新县制”,自卫队改编为乡保警察队(简称保警队)。
    民国33年(1944)
    9月,国民党御用民意机关县临时参议会成立。
    11月,县政府军事科与国民兵团合并,称国民兵团。
    省盐务管理局宝鸡分局凤翔支局成立。
    民国34年(1945)
    8月,“凤翔县青年从军委员会”成立,号召知识青年从军抗日。应召青年350多人。
    3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工程委员会派37工程处来凤翔,征收榆杏、洛渠、安河(今糜杆桥乡及田家庄乡境内)三乡民田2674.7亩,修建军用飞机场,历时6个月,完成跑道后停工。
    8月15日,日本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凤翔各界于城内公共体育场举行盛大集会,庆祝抗日战争胜利。
    10月10日,凤翔中、小学学生体育运动会在县城公共体育场举行。参赛运动员800余人。10月11日,保警队长李金荣维持运动会治安,开枪打死肇事伤兵7人。
    裁撤县国民兵团,恢复军事科。凤邠师管区撤销。
    民国35年(1946)
    2月,中共陕西省委派邰光瑞来县整顿、恢复凤翔地下党组织。7月,邰光瑞任中共凤翔县工委书记。
    中共西府工委向凤翔派出武装工作队,队长欧阳德,指导员邰云亭。
    8月,凤翔县明令废止旧度、量、衡器。
    10月,一次处决贩卖大烟的农民13人。
    10月,为防共反共,凤翔县推行“国民身份证”制度。
    凤翔县临时参议会撤销,凤翔县参议会成立。
    地质队胡炳如调查报告称县东北凤峪山、姚家沟、陈沟及大湾一带有奥陶纪石灰岩,岩层露出部分约百米左右。
    民国36年(1947)
    5月25日,中共党员李福祥(即李金荣)在城郊凤凰头村召集群众200多人,准备次日凌晨暴动。事泄,国民党县政府逮捕了内应人员,派兵包围凤凰头村,逮捕群众60余人。其中12人以共产党嫌疑押解西安劳动营,并抄了李福祥家。
    7月25日,西府武工队长欧阳德被恭梓乡乡长亢纯光派乡丁杀害于西坊村。
    8月1日,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成立,校址东湖“苏公祠”。
    中共西府工委决定蒲光任武工队指导员,亢少平任队长。
    民国37年(1948)
    4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外线作战出击西府,本县首次解放。国民党凤翔县长携印潜逃。中共凤翔县委随即成立,邰光瑞任县委书记。同时设立凤翔县政府,受西府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董策成兼任县长。4月26日晚,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在驻地陈村镇紫荆山召开前委扩大会,西府地委严克伦、凤翔县委邰光瑞参加会议。解放军驻7天后,国民党军大举反扑,县委及部分党政人员撤入北山一带。
    4月,中共凤翔地区武工队改为游击队,蒲光任政委,亢少平任队长。
    6月下旬,中共西府工委决定:凤翔游击队改为游击大队。邰光瑞兼任政委,李福祥任大队长。
    国民党为消除内部矛盾,实行党团合并,凤翔县党部与三民主义青年团凤翔分团部合并。
    秋,国民党胡宗南在凤翔设千山警备司令部。
    12月,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凤翔游击大队进行整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年初,中共西府游击大队在凤翔县的游击区扩展到横水、彪角、虢王、郭店、柳林、纸坊、范家寨、董家河、汉封、石家营、糜杆桥等地,建立起东临岐山窟山沟,西至五指岭,南到西宝公路的游击区,控制有全县四分之三的地区。并在上述各地组织起“两面政权”(白皮红心,假心向敌,真心向我)。
    5月22日,西北野战军进行亢家河战役,歼灭国民党胡宗南部三十师、青年军五十七军,俘敌9400人,击毙三十师师长王敬鑫。即日,凤翔第二次解放,后因胡(宗南)、马(鸿逵)军反扑,解放军及地方机关、游击队作战略转移,东撤至西安灞桥。
    7月14日,凤翔全境解放。中共凤翔县委建立,郝仲升任县委书记。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凤翔县大队,1950年6月撤销。在县人民政府设立武装科。1952年2月撤科成立陕西省宝鸡军分区凤翔县人民武装部。1961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凤翔县人民武装部(以下简称县人武部)。
    7月23日,凤翔县人民政府成立,史文秀任县长,派出13个区公署,辖113个乡人民政府。
    8月,成立凤翔县支前委员会,内置粮饷、架担、慰问三组,任务是支援解放西北和解放军十八兵团南下解放四川。当时动员担架1150副,民夫6295人,驮骡和车畜4494头,大车993辆,粮食22.4万公斤,面粉6.8万公斤,合计29.2万公斤,军鞋105424双。
    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凤翔县支行成立。
    10月26~28日,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代表134人,总结、讨论解放三个多月的工作,选举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
    11月25~27日,中共凤翔县委在县城召开党员代表会议。出席代表78名,列席16名,郝仲升书记代表县委部署继续肃清反动武装、支前、建政、建党、建团等工作。
    11月26日,县人民政府制订“减租减息”暂行办法。
    12月,县农民协会成立,至土地改革后撤销。1964年12月,成立凤翔县贫下中农协会,实为“以阶级斗争为纲”和“唯成分论”的产物,1981年8月撤销。
    1950年
    2月,中共凤翔县委设立纪律监察委员会。
    3月,中国人民银行凤翔县支行开始发行“胜利折实公债”,发行总额折新币29969.77元。
    5月1日,全县人民为抗议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罪行,举行游行示威,178750人参加,占全县人口的74%;同时普遍订立爱国公约、生产计划,捐献人民币9136240万元(旧币,新旧币的折合比率定为新币1元等于旧币1万元)、小麦125石(18750公斤)。
    5月20日,凤翔县行政区划调整为9个区公署,下辖100个乡政府。
    5月,凤翔县首届妇女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出县首届民主妇女联合会。1957年更名为凤翔县妇女联合会。
    8月,全县人民响应中共中央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掀起和平签名运动,12845人签名。
    8月9日,中共凤翔县委组织15人工作队,在盐坎区一乡开始土地改革试点。
    9月,县委组织94名报告员下乡,建立读报组401个,秧歌队164个,办黑板报250处,出墙报1200期,印发传单55000份,还有戏剧电影、幻灯专场演出。至9月底全县和平签名的有156763人。
    11月1日,凤翔农村土地改革全面铺开,513名干部下农村,参加土改工作队,分三期进行,次年5月20日完成土地改革任务。
    秋,凤翔开始引种、推广高产小麦良种碧玛1号。
    1951年
    春,凤翔教育系统开始批判《武训传》。
    3月,凤翔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11月基本结束。
    3月23日,为补充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青壮年踊跃报名参军,父送子,妻送夫,兄弟相争。经审查,至8月10日给志愿军输送兵员1749名。离家入伍时,戴红花,骑大马,受到热烈欢送。
    9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劳动互助”政策指引下,凤翔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先后组建农业互助组6836个(其中常年互助组1080个)。参加互助组的劳力12248人,占全县总劳力的43.8%。
    11月,在全县干部中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
    12月17日,本县查田定产开始,1952年2月3日结束。查实瞒报耕地208915亩。全县实有耕地为960292亩,每人平均4.03亩。查出漏订地主22户,纠正错订地主6户。至此,全县共有地主413户。
    1952年
    1月,县城工商界开展“五反”(反偷工减料、反行贿受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后推及全县工商界。
    4月16日,县城南大街“长泰福”商店店员杜敏、白怀因揭发店经理杨某贩大烟、造假帐、偷漏税款等违法行为,被杨执斧砍死,激起广大店员极大愤慨。事后,上级依法将杨处决,并将长泰福商店全部资产依法没收折价,作为受害者杜、白二人抚恤金。
    5月,凤翔县召开第一次供销社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领导机构,组建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5月19日,县公安局副局长尉治邦贪赃枉法、走私贩毒,被开除党籍,判处无期徒刑。
    秋,凤翔中、小学教师开始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8月,凤翔县工商业者联合会成立(“文革”动乱中瘫痪,1985年12月恢复)。
    10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凤翔县团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出首届青年团凤翔县委员会。1957年10月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凤翔县委员会。
    10月13~15日,中共凤翔县首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县委礼堂召开。
    12月6日,凤翔县召开首届工会会员代表会议,成立县工会。
    西凤酒在第一届全国酒类专卖会上被评为全国“八大名酒”之一。
    由宝鸡专署投资2471元,刘治洲捐款1757元,县财政拨款714元,县建设科设计施工修建的八旗屯石拱桥竣工。这是建国后凤翔县修建的第一座石拱桥。
    凤翔县扫盲委员会成立。
    全县开展群众性禁烟、禁毒运动。
    凤翔县开始使用化学肥料。
    凤翔县原100个乡,缩编为82个乡。1955年3月后改乡政府为乡人民委员会。
    1953年
    2月19日,凤翔县召开县、区、乡三级干部会议,学习、宣传、贯彻《婚姻法》,837人参加会议,历时8天。与会人员中252名干部违反《婚姻法》的思想和行为得到纠正。
    4月,开展取缔反动会道门——一贯道运动。16067名一般道徒经教育主动退出,打击反动道首36名。
    7月1日,凤翔县按照政务院统一部署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建国后第一次人口普查。普查结果,全县为244548人,其中男性131192人。
    7月17日,柳林、陈村、汉封等地暴雨成灾。
    11月13日,中共凤翔县委全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1953年10月16日《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组成951人的宣传队,分赴农村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发动群众踊跃交售爱国粮。至次年1月27日,全县收购粮食2375万公斤,为计划任务的1.1倍。同期全县按计划供应粮食374.45万公斤。
    开展新《婚姻法》宣传运动期间,全县查处有关婚姻案700余件。
    县农业技术指导站成立,当年推广新式步犁和双轮双铧犁。
    1954年
    1月25日~29日,中共凤翔县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县委礼堂召开。
    3月11日,凤翔县第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在彪角区五台乡李家堡村李仁杰互助组的基础上建立,入社农户13户102人,社员47人,土地276亩,耕畜14头。
    凤翔中学更名为凤翔县完全中学。
    3月至6月在全县基层进行普选,选出凤翔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6名。
    3月至9月,中国人民银行凤翔县支行代理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总额29969元(已折为新币)。
    4月,中国农业银行凤翔县支行成立。
    5月,成立凤翔县兵役局,与人武部为一套班子,1958年12月撤销。
    7月8~10日,凤翔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到会代表159名(其中妇女代表34名)。听取并审议县人民政府1954年前半年工作总结和后半年工作安排的报告。
    12月,成立县护林防火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县长、县武装部长、县公安局长、监委主任和建设科长组成。
    凤翔县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西街铁业生产合作社建立。
    全县城镇、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区、乡普遍建立消防组织。1978年在县公安局设专职消防干部。1982年成立凤翔县消防中队,配备指挥车、消防车3辆。
    凤翔县举办第一届职工运动会。
    1955年
    3月20日~22日,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县城举行。改县人民政府为县人民委员会。
    3月,中国人民银行凤翔县支行按照国务院命令,回收人民币,发行新人民币。
    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实施。至1988年全县共输送义务兵员19317名(其中女21名,空军飞行员31名)。
    8月15日~9月20日,具有关单位在宝鸡专署工作组协助下,对凤翔县手工业重点行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及10人以下私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全县手工业单位1306个,从业6048人,年产值350多万元。
    1956年
    1月,陕西省西凤酒厂在凤翔县柳林镇奠基施工,占地212亩。1957年8月建成投产。
    1月9日,全县抽调80名干部,开始分期分批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清产核资,折价入股,确定定息,安排人员。
    2月,在全国公私合营高潮的推动下,全县工商界22个行业、505户(占总数925户的54.4%)私营工商业,被批准参加公私合营,从业人员936人,占私营工商业从业总人数的71.5%。
    中共凤翔县委组成以县委副书记宋占武为组长的内部肃清反革命5人小组,抽调干部155名,在全县干部职工中开展“肃反”运动。经摸底,确定清查对象106人,查出反革命分子、坏分子28人,此项工作于1958年12月结束。
    2月5日,全县初级农业合作社发展到806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77.8%。到1957年2月,全县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211个,入社46121户,占全县总农户的99.35%,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
    2月10日,全县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私人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全县组织起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0个,从业410人;合作小组15个,从业226人。两种形式从业人数占全县手工业总人数的78.8%。运输业合作社1个,参加36户,胶轮马车40辆。
    3月7日,全县除保留山区五龙区建制外,其余区公署全部撤销,改建制为25个乡人民委员会。
    4月15~19日,中共凤翔县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4月22日,县科学技术协会成立。
    秋,在全县中小学全面推广普通话。
    始设“凤翔县公证室”,附设于县人民法院,配备干部一名,受法院院长直接领导,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撤销。1983年10月10日重建“凤翔县公证处”,隶属于县司法局。
    成立“凤翔县城关建筑生产合作社”。1961年发展为“凤翔县建筑工程队”。1977年扩大为“凤翔县建筑工程公司”,隶属于凤翔县工业局,1982年经宝鸡市建设局考核批准为三级企业。
    9月15日,中共凤翔县委机关报《凤翔县报》创刊。对开4版,5天1期。1957年3月改为3日刊。1958年12月更名《凤翔日报》。1962年7月1日停刊,共出刊1300期。
    10月1日,县广播站成立,当晚播音。
    12月6~10日,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181人(其中妇女代表40人)。会议听取、审议关于县人民委员会1~10月主要工作的报告;会议还选举了县长、副县长、委员和县人民法院院长。
    1957年
    5月,经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原属凤翔县宁王乡21个自然村的2426户11247人,23503亩耕地划入宝鸡县。
    8月,城关民办初级中学在西街成立(现为城关镇中学),当年招收新生150名。
    8月29日,成立以县委书记马之詹为组长的“整风领导小组”,在全县分两批开展整风运动。第一批参加的党、政、群、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中小学教师、民主党派、工商业者共2360人,发动群众帮助地方各级党组织整风。后发展为反右派斗争,全县划定右派分子88名。第二批是农村乡干部(当时规定农村不划右派分子)。1958年9月,运动基本结束。
    县城北杨家场水库水力发电站建成,安装64瓩水轮发电机一台。1958年5月1日开始给县城供电。1960年3月停止发电。
    县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并将其会址大操场更名为凤翔县人民体育场。
    1958年
    5月27~29日,凤翔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7月18日,成立“凤翔县农业机械拖拉机站”,职工12名,拖拉机六台。
    9月8日,白村、横水、申都等地的29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结合建起凤翔县第一个人民公社——红旗人民公社。入社农户共7814户,43240人。至9月15日,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共组建人民公社9个,实施政社合一体制。
    10月26日,凤翔县和宝鸡县在虢镇召开大炼钢铁生产会议,成立钢铁生产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此后,两县协作组织10余万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在渭河淘铁砂,在山区开矿,大炼钢铁,共建土高炉331座,小土炉、坩锅闷铁炉3642个,烧木炭5304吨,炼铁565吨。是谓“大炼钢铁”运动,后全部停产下马。
    11月26日,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原凤翔、岐山、麟游三县合并为凤翔县。县人民委员会仍设原凤翔县城内,辖10个人民公社。
    12月14日,设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凤翔县委员会(以下简称“政协凤翔县委员会”)。1967年“文革”动乱中政协组织瘫痪,1980年4月恢复。
    12月23日,县人民委员会按照国务院指示,明令宣布取缔“卐字会”、“报德门”、“皇坛”、“一贯道”、“一心天道龙华圣教会”、“归根道”、“瑶池道”、“三祥门”、“绝世门”、“十祖门”、“太乙门”、“天宝门”、“守园门”、“明心善社”、“中华理教会”、“慈善堂”、“白莲教”等17个反动会道门组织。
    在县城主要街道开始安装路灯,至1988年共装高压汞灯176盏。
    县种子站成立。
    1959年
    2月12~19日,中共凤翔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208名,列席29名。会议决定中共凤翔县委设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处;选举产生23名委员组成中共凤翔县第四届委员会。
    4月1日,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郑州会议精神。在农村“以两条道路斗争为纲”,开展整风整社运动,历时两年。
    9月,城关、彪角、陈村、柳林四个公社先后各创办一所农业中学。
    9月中旬,在机关干部党员中开展所谓“反右倾”整风运动。
    10月,中共凤翔县委党校成立。
    凤翔县运输公司,以民间运输工具技术革新成绩优异,获国家交通部奖旗一面,陕西省交通厅奖售卡车3辆。
    县民兵师成立。
    凤翔县建立农业科学研究所。
    全县大面积麦田发生条锈病,始用飞机喷药除锈。
    县博物馆成立,1962年撤销,1984年恢复。地址东湖“三公祠”内。
    1960年
    4月,凤翔县第一个国营林场建成。地址五曲湾乡汤房庙。负责凤翔北部山区41万多亩荒山造林和原有林木经营管护。
    5月,第一届政协凤翔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7~9日在政协会议室召开。
    9月初,全县开始恢复1958年曾试办的农村公共食堂,至10月20日全县农村人民公社办公共食堂4506个,是谓“食堂化”运动。1961年农村公共食堂全部解体。
    9月27日,县精简机构,下放干部。原编制干部1761人,上级检定新编制1377人,共下放干部384人。
    自上年冬季至本年3月上旬,连旱120多天,其中70多天滴雨未落;5月中旬至7月上旬、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再连旱110多天,农业歉收。加上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造成群众生活困难。为抗灾度荒,在1960~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社员口粮实行“低标准”,搞“瓜菜代”,当时患营养不良性浮肿病者较多。
    全县办起托儿所784个,幼儿园444个,敬老院10个,产院71个。
    12月,白荻沟水库竣工。灌溉农田面积14万亩。
    1961年
    2月7~10日,凤翔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4月11~15日、18~22日,分两批召开四干会(县、公社、大队、生产队),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宣传《人民公社暂行条例(草案)》(下称六十条)。扭转“公社化”中的某些错误。
    9月1日,凤翔、岐山、麟游三县恢复原建制。析置后的凤翔县,仍辖合并前之区划,设21个人民公社,239个生产大队。
    12月15~17日,中共凤翔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冬,县人民委员会派工作组深入涧渠、五曲湾、姚家沟、范家寨、董家河、汉封、横水、长青、糜杆桥等九个公社,逐队清理林权,颁发山林所有权证书,确定国家、集体、个人的山林权属。
    1962年
    1月1日,中共凤翔县委为安排好群众生活,解决实际困难,实行“群众生活日”制度,规定每10天讨论一次群众生活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和措施。
    7月,中共凤翔县委撤销书记处。
    经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凤翔县长青公社花园大队辖区划入千阳县。
    12月24~28日,政协凤翔县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在政协会议室召开。
    1963年
    7月9日,县委抽调80名干部组成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下简称“社教”)试点工作队,在石家营公社西古城等5个大队44个生产队开始“社教”运动试点。内容是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亦称“四清”运动,历时60多天。1963年12月21日至1964年1月20日,全县农村分期开展“社教”运动。同时,县级机关、事企业单位开展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的“新五反”运动。
    7月19~21日,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全县统一调派干部和医务人员深入城乡宣传计划生育,当年全县采取节育措施的2800例。
    县公私合营新民酒厂职工雒森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出席国家轻工部召开的“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
    “西凤酒”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内十八种名酒”之一。
    县人民电影院建成,座落在县城大什字东大街北侧,建筑面积1346平方米,池座912席。
    县委书记牟富生于1962年3月倡议,政协副主席王丕卿主编的《凤翔县志》成稿。
    1964年
    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凤翔县支行奉令兑换回收苏联代印的三种面额的人民币。
    7月1日,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第二次人口普查。普查结果,全县有310576人,其中女性147059人。
    县人民委员会始设卫生局,地址东大街托儿所现址。
    凤翔县举行第一届农民运动会(蓝球和拔河赛)。
    1965年
    4月,县商业局内设私房改造办公室,开始进行城镇私房改造。6月,成立县房产管理所。1975年1月更名“凤翔县城镇公用事业建设管理所”。
    陕西省红旗化工厂在姚家沟建成。占地646亩,邮政编号“凤翔县24号信箱”。
    虢王公社被评为“全国发展大家畜红旗单位”,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展出先进事迹。
    在体育场内兴建灯光球场,场周看台12阶,可容纳观众8000余人。
    5月,成立城关镇建置。在纸坊街设纸坊公社。
    1966年
    5月15~18日,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5月15~18日,三届一次政协凤翔县委员会在政协会议室召开。
    6月,“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中共凤翔县委成立“文化革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随即在县体育场召开有城关地区中、小学师生和县级机关干部参加的批判所谓“三家村”大会,“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首先从文化教育界开始,查禁《燕山夜话》等书刊。之后,县委派工作组进驻凤翔中学、凤翔师范学校,领导“文化大革命”。
    8月,凤翔中学、凤翔师范学校学生和机关干部、职工先后组织“红卫兵”、“北京战团”、“红色造反者联络总部”、“红色造反者总司令部”、“革命造反总指挥部”,开始“造反”,“杀”向社会,“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县东湖公园、县城街道及农村的古建筑物遭到破坏,一些古籍书刊被没收烧毁。
    9月1日,省邮电管理局为县邮电局配发15瓦55型收发讯机一部。
    11月8日,凤翔中学等校师生8个中队678人开始“大串连”。
    凤翔县开始引进日本“来航鸡”良种。
    1967年
    1月至12月初,全县各级党政机关陆续被“造反派”夺权,领导干部全部“靠边站”或被“关牛棚”,接受“造反派”审查和揪斗。
    2月,中央发出“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指示,人民解放军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成立了县“支左”委员会,领导“革命”和生产。
    7月21日,“凤翔县卫东化工厂”建厂工程动工。1970年5月建成投产,当年生产 “薯芋皂素”4.5吨,产值63万元。
    10月9~10日,在江青“文攻武卫”口号煽动下,两派造反组织开始打、砸、抢、抄、抓,并进行武斗,给全县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至次年5月,全县共发生较大的武斗4起,其中以发生在红旗化工厂的武斗为最烈。
    凤翔建成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梁式桥——柳林尧奠桥。
    1968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一军派出一个连队,会同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凤翔县人民武装部、县公安中队的干部战士在凤翔“三支两军”,军管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县体育运动委员会、县邮电局、县气象站。
    3月31日,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中共凤翔县核心领导小组同时诞生。亢少平任革委会主任、核心小组组长。
    3月31日晚,在具体育场举办“焰火”晚会。晚会将要结束时,发生骚乱,体育场北门口当场踩死80人,踏伤38人,酿成震撼全国的“3·31”惨案。
    6月,全县21个社(镇)先后成立公社革命委员会和党的核心领导小组。
    成立县“农业学大寨”工作站。
    9月21~24日,县革委会在西街中学召开“对敌斗争经验交流会”,开始在全县开展“清理阶级队伍”运动。农村进行所谓“民主革命补课”,补订地主、富农成分,查封“漏划户”。
    10月,关中工具厂在凤翔县城内西北隅动工兴建。1970年建成投产。
    11月,县革委会抽调406名干部去汤房庙林场和农村劳动锻炼,与工人、贫下中农实行“四同”(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次年3月,247名干部相继进入“五七干校”。全县“清理阶级队伍”进入高潮,不少干部、群众被划为清理对象,遭到迫害。
    11月26日召开凤翔县党员代表会期间,县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亢少平,由于受林彪“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迫害逝世。
    12月,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至1979年先后有7606名初、高中男女毕业生在全县18个公社、162个大队、615个生产队插队落户,其中来自西安、宝鸡等地的6718名,凤翔县城镇的888名。
    全县公办小学全部下放归生产大队管理。公办小学教师亦取销工资制,改为评工记分制。学制改为小学五年,初中、高中各两年。
    宝鸡地区革命委员会抽派300多名工人组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凤翔县机关、学校等单位,领导上层建筑领域的“斗、批、改”,许多领导干部、党员、知识分子遭批斗,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
    1969年
    年初,全县进行整党、建党,各公社(镇)党委陆续成立,“党的核心小组”随之撤销。
    4月,县革命委员会在唐村公社路家村大队进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试点。
    10月,“农业学大寨”中,城郊社队搜肥,开始拆挖县城古城垣。此后,逐年不断挖运垣土,使其遭到严重破坏,现仅留凤翔师范学校南端和关中工具厂西端少许残迹。
    受极“左”路线影响和“读书无用论”毒害,县办五所中学全部停办,教职工下放到农村学校任教。支左部队驻占凤翔中学。
    1970年
    全县开展打击现行反革命破坏活动和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的“一打三反”运动,至1973年3月基本结束。
    4月,县东风水库建成。主要灌溉郭店、彪角、南指挥三个公社的29个生产大队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5900亩。
    县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成立。
    高等院校招生,实行“由贫下中农推荐,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制度。
    1971年
    1月8~12日,中共凤翔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375名,会议作出“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群众运动的决定”;选举产生由33名委员组成的中共凤翔县委第六届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随之消失。“中共凤翔县委”和“县革命委员会”为一套班子,实行“党政合一”的“一元化”领导。
    9月,凤翔县第一条柏油公路——西宝公路北线凤翔段铺成。同年,省交通厅在县召开油路铺筑经验交流会。
    1972年
    2月,县中、小学实行春季招生制。
    3月,县革命委员会从红旗化工厂、西凤酒厂、县大修厂抽调工人20余名,组成4个“工人宣传队”进驻恢复后的凤翔中学、西街中学、彪角中学、紫荆中学。其他各中、小学均驻进“贫下中农宣传队”,实行三管(管校、管人、管思想)、“两办”(开门办学,校办厂、场)。至1974年,全县中、小学共进驻工、贫宣传队员1199人,工农兵兼职教师1278人。
    虢王、彪角、郭店、南指挥4个公社联建小麦丰产方(连片进行小麦丰产实验),全面规划土地利用,要求“路端、渠直、树成行”。至1974年,4个公社共绿化方田2100块。
    县革命委员会决定,在不改变原有荒山、森林权属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公社合作造林办法,将原属汤房庙林场西部的19万亩荒山划给平原16个公社营林,由各公社统一组织绿化专业队,坚持常年治山绿化。
    县东风酒厂“制糖车间”建成投产,日加工甜菜10吨。
    县综合加工厂生产的“秋皮钉”,在宝鸡市五金公司产品展销会上,被评为宝鸡市轻工优质产品。
    1973年
    3月,陕西省凤翔氮肥厂在县城西玉皇阁旧址兴建,占地44亩,建筑面积16232平方米。1975年5月竣工投产。原设计年产3000吨合成氨。1985年产量达7000吨。
    7月16日,中共凤翔县委召开全委(扩大)会议,19级以上党员干部参加,部署“批林整风”运动。
    12月,全县中、小学掀起“反右倾复辟”高潮,组织师生批判“修正主义路线回潮”、“智育第一”、“师道尊严”、“白专道路”等。
    12月,本县中、小学校掀起“反复辟”高潮,学校秩序混乱,教师无法教学。
    县城开辟南环城路,路长3400米,宽8米。
    1974年
    2月6日,县委成立“批林批孔”办公室。
    2月14日,召开全县万人群众大会,动员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县广播站购回一台上海产144型14英吋黑白电视机。这是凤翔县购置的第一台电视机。
    4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陆军医院政委王积潼带领解放军医疗队在横水公社巡回医疗,帮助社队组建医疗站,为群众防病治病。
    8月20日,县水泥厂司机驾驶牌号为24—22022四吨载货汽车,乘坐15人,行至岐山县马尾沟与四川省达县运输公司牌号为20—56700车相撞起火,当场烧死4人,重伤7人,烧毁所载汽车轮胎44条,木材2.48立方米,经济损失6万元。
    12月,冯家山水库凤翔抽灌区立体工程开始修建,1977年5月基本完成。
    县木器合作工厂生产的漆器工艺品,经天津口岸进入国际市场。
    县东风陶瓷厂试制成功离心式注浆自动线。陕西省第一轻工业局在东风陶瓷厂召开全省陶瓷行业现场会。
    县草制工艺品厂开始生产草提篮,第一次承担草制品出口任务。
    1975年
    2月22日,县粮食局虢镇转运站霉坏粮食1762.5公斤,其中不能食用的572公斤,经省、市、县有关方面联合调查,对失职人员分别给予行政处分。
    3月,县文教局成立“凤翔县五·七大学文艺分校”。地址设县西街中学。1977年2月迁至凤翔中学。1977年5月撤销。
    8月,创办“凤翔县五·七大学”,借用横水中学校舍。
    9月,全县清查林业资源,历时11个月。查明全县林业占地54.34万亩,其中成林地4.25万亩,疏林地900亩;灌木林4.05万亩,未成林地1.68万亩;苗圃1400亩;宜林荒山荒地44.13万亩。
    1976年
    3月,虢王、彪角、郭店、南指挥等地修建喷灌工程,1978年基本完成,有效灌溉面积10766亩。
    3月,县文教局先后在西街中学、凤翔中学举办两期秦腔艺术训练班。
    4月,陕西省石油化工局、宝鸡市革命委员会共同主持,在凤翔召开“薯芋皂素生产新工艺”鉴定会。
    10月23日,中共凤翔县委、县革命委员会在县城召开城关地区23000多人的群众大会,高举红旗,敲锣打鼓,燃放鞭炮,载歌载舞,欢庆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
    11月,中共凤翔县委部署在全县开始揭、批、查(揭发批判“四人帮”罪行,清查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进行拨乱反正的群众运动。至1978年底,先后培训理论骨干52000名,组建大批判组636个,召开各种批判、声讨会35035次,撰写批判文章83020篇。干部、群众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当年冬,兴建水利工程226处,冬灌小麦28万亩,植树120万株。
    11月4日,第五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李玉堂来红旗化工厂视察。
    全县组织20个节育手术工作队,深入城乡作节育手术12745例。
    1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陕西省凤翔县中队成立。
    是年,县人民体育场自大操场移至秦凤路南端新址,总面积37200平方米。
    1977年
    2月,全县首次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学习讨论。
    3月,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开始发掘“秦公一号大墓”。
    上半年举办学理论培训班两期,连同各公社党校共培训学习骨干840名。县委工、农、兵理论辅导团巡回21个公社,宣讲94次,广播讲课23次,给群众辅导969次。
    在县城东大街建起凤翔县第一座四层百货大楼,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
    县人民剧团投资新建县剧院,新剧院座落在县城东大街药王洞旧址,建筑面积1093平方米,池座1052个。
    1978年
    1月,西北五省(区)酿洒会在县东风酒厂召开。陕西省轻纺局授予东风酒厂“酿洒业厂际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优胜单位”称号。
    3月,县卫东化工厂技术员周振启去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大会。
    5月3日,全县开展右派分子摘帽和改正错划右派分子的工作,1979年8月基本结束。对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中划定的右派分子进行妥善安置,至此错划右派全部予以改正。
    5月,中共凤翔县委、县革命委员会分设。1979年3日正式分开办公。
    5月24日,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6月30日,凤翔遭特大暴风雨和冰雹袭击,县广播站机房、库房、发电室进水,通往21个公社放大站的广播讯号全部中断,停播8天,经济损失23000元。经迅速抢修,7月7日恢复正常播音。
    动工修葺东湖,湖岸两旁栽植花木,接待国内外游客。
    县皮革鞋帽厂生产的4135双山羊皮手套,由天津外贸进出口公司经销出口。
    县印刷厂照相制版、自动裁纸机投入使用。
    全县玉米发生严重丝黑穗病,损失粮食400多万斤。
    陕西省红旗化工厂建成电视差转台,发射功率50瓦。
    陈村公社红旗中学女子篮球队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少年篮球赛,在天水分区赛中连胜7个省队,获第二名。
    中共凤翔县委组织90余人办案,在全县复查、纠正“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至1979年12月结束。列入复查的“三案”901件,涉及1315人。落实平反纠正883件,1297人,占总数的93%。对“文革”中迫害致死的28人,重新结论。55名恢复党籍,11名撤销处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文革”中补订的1277户“地主”、“富农”成分全部予以改正,恢复其土改时的原定成分。
    1979年
    2月8日,中共凤翔县委、凤翔县革命委员会召开县、社两级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研究、讨论实现全县工作着重点的转移,贯彻党在农村现阶段的各项政策,采取措施使农民休养生息,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尽快改善全县农业发展慢、水平低、底子薄的状况,增加农民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劳动致富的人“冒尖”。
    2月,凤翔县中医医院建成,占地8748平方米,门诊楼四层,医疗设施较为齐全。
    中共凤翔县委对地主、富农分子摘帽,对其子女改变身份。全县原有地主分子299名、富农分子154名、反革命分子526名、坏分子23名,共计1002名。经群众评审摘帽的851名,占总数的84.9%,至1984年全部摘帽。地主、富农家庭子女成分全部改为“社员”。
    5月,县革命委员会始设文化局。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凤翔县支行正式对外办公。
    财税机构分设,恢复县税务局。
    县服装鞋帽厂承接出口服装生产任务。当年生产10万件,销售金额120万元。
    6月,中共陕西省委、省革命委员会授予凤翔县东风酒厂“大庆式企业”称号。
    8月16日,县木器工艺美术厂艺人陈志忠参加“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
    9月1日,中共凤翔县委发出《关于认真做好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引导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深入批判“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定,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把各方面工作搞上去。
    11月24日,中共凤翔县委在全县开始开展对1956年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中划定的资产阶级工商业者的区别对待工作。把不应划入的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即“三小”)从资产阶级工商业者中划分出来,改划成分。其中,改划为小业主的44名,小商17名,小手工业者1名,小贩17名,其它劳动者53名。1980年4月结束。
    全县142名医务人员组成31个节育手术队,深入城乡,推行“一孩化”(即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此次活动中,27691人做了绝育、节育手术。
    11月,中共凤翔县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联系凤翔实际,总结全县农业工作的经验教训,把各级党组织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四化”建设上来。
    县齿轮厂生产的“农机齿轮”在陕西省农机产品质量检查评比中获第一名。
    1980年
    1月,全县农村开始改革生产组织形式,全县出现765个联产计酬农业生产作业组。
    县东风酒厂生产的“凤鸣牌双凤酒”经陕西省轻工业局鉴定,列为陕西省轻工优质产品。
    4月,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杨绍增视察红旗化工厂。
    5月10~13日,召开中共凤翔县第七次代表大会。
    5月20~27日,政协凤翔县委员会四届一次会议在县招待所召开。
    5月,中共凤翔县委机关安装B(12)型传真机一部。
    5月22~26日,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7月,凤翔县志续修委员会成立。1982年改为县志编纂委员会。1983年3月设县志办公室,开展县志编纂工作。
    冬,中共凤翔县委8名常委带领68名干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发动群众,大力推行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县人民体育场兴建旱冰场。
    县农机修造厂生产的65型磨粉机,经国家工业部指名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典型农业机械展销会展出。
    县城总体发展规划制定成文。1985年12月经宝鸡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1981年
    1月,中国人民银行凤翔县支行办理国家发行的“国库券”业务。
    春节,首次举办大型专业、业余艺术团体会演。1983年春节、1985年“国庆”又举办同样的会演和调演。县剧团、文艺班、业余剧团、皮影、木偶班社,小曲和江湖班社100多个参加演出。200多先进个人和集体受到表彰奖励。
    3月,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在马家庄村发掘一处秦国宗庙遗址,并开始钻探雍城城墙。
    6月6日,县城南门护城河东侧建起占地20亩的牲畜、猪、羊交易市场。
    7月,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凤翔分校在县农科所创办,开始招生。
    8月,法国民间艺术考察团一行10人,专程来凤翔考察民间工艺美术。在县文化馆民间美术展览室、县木器工艺美术厂、县草制工艺品厂、县陶瓷厂、六营和南小里村等地参观访问。
    全县中、小学师生为凤县、太白县水灾区少年募捐。
    县中药饮片加工厂生产的“中药饮片”被评为“陕西省优质产品第一名”。
    凤翔县与陕西省农业厅签订1981~1985年造林15万亩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合同,陕西省林业厅给县投资75万元(年平均15万元)。
    1982年
    3月,县土壤普查专业队成立。至1985年11月,全面普查了全县土地资源和土壤类型、分布、土壤成分等,编辑出版《凤翔土壤》一书。
    全县1797个生产队普遍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形式有按人劳比例的(1314个生产队),按人平均分配的(280个生产队),采取双田制的(划分口粮田、责任田,203个生产队)。至此,农村生产体制的改革告一段落。
    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副部长苟元书视察红旗化工厂。
    县木器工艺美术厂生产的“孔雀屏风”,在江苏省扬州市举办的全国同行业自选产品评比中,被评为第9名;“花鸟屏风”为封样产品第3名。
    宝鸡市科委在凤翔召开“综合利用薯芋淀粉生产酵酶粉中试工艺”评定会。
    县城建所成立清洁队,负责维护县城各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
    6月25日,县公证处向全县人民发出第一次公告,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条例”。
    7月1日,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第三次人口普查。普查结果,全县有422966人,其中男性216211人。
    7月21日,《陕西日报》刊登凤翔县农民使用太阳灶的新闻照片和题为《取来炎阳,做饭不忙》的文章。同时报道县齿轮厂研制的“蜂窝式聚光太阳灶”。
    7月,横水中学改为凤翔县横水职业中学,并开始招生。
    8月,瑞典民间艺术考察团来凤翔参观考察。
    10月,县农业区划办公室成立,组成157人的专业队,开展综合农业区划工作,编出《凤翔县农业区划报告》,为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1月,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凤翔县贯彻<陕西省计划生育暂行条例>实施办法》。
    县服装厂生产的红卫服、女西装,在宝鸡市服装质量评比中获第一名。
    县草制工艺品厂漂色工农草帽,被宝鸡市评为优质产品。
    陕西省文化工作会议在凤翔召开。
    县人民政府在驻地前院兴建办公楼。1984年竣工,分属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使用,楼长60米,宽13米,高5层。
    1983年
    1月14日,县农机修造厂副厂长兰滋赴河南省南阳,参加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局召开的全国农用磨粉机厂厂长座谈会。会上成立全国农用磨粉机行业组,县农机修造厂为行业组成员厂。
    2月,县供销合作联合社、各基层社改革体制,全面推行承包责任制。
    3月8日,中共凤翔县委、县革命委员会在宝鸡市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组的指导帮助下,对“政社合一”体制进行改革,7月中旬基本完成。全县原有21个公社,250个生产大队,1975个生产队改建为横水等17个乡、柳林等4个镇,250个村,1962个村民小组。同时成立13个乡(镇)经济委员会,8个乡(镇)农工商公司。至此,延续20多年之久的“政社合一”人民公社体制彻底结束。实行政、经分设,乡(镇)领导干部比原公社领导干部减少21名,村、组干部比原来减少3662人。
    5月,全县279名从事儿童、少年工作满25年的教师,获得陕西省授予的“园丁”荣誉纪念章。
    6月16日,应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邀请,县文化局组织7人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小组,赴京展出民间工艺美术品435种890多件。接待国内外观众2000余人。华君武、方成、张汀等美术界著名人士及美国、瑞典等5个国家外宾前往参观,给予高度评价。
    7月,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强东湖管理保护的通知》。1984年公布东湖为县级风景名胜区保护单位。
    8月,凤翔改革县级机构,取消县革命委员会,恢复县人民政府。改革后的政府部门27个,局级领导干部减少54名。
    9月9日,县人民政府召开普及初等教育工作会议。
    11月,县纸厂研制生产的书画纸中试鉴定会在西安召开。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为凤翔书画纸颁发“中试鉴定证书”。
    全县玉米大面积发生粘虫虫害。千河流域晚玉米被食几尽,其他地方玉米、树叶亦受害严重。
    县水泥厂生产的425号硅酸盐水泥被评为宝鸡市优质产品。
    县机械厂生产的“6F——1728B型圆筛磨粉机”在山东济南举行的全国磨粉机行业性能对比试验会议上展出,获行业组第七名。
    县国营企业实行第一步利改税,对有盈利的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分别开征增值税、建筑税。
    瑞典民间美术专家雷利特松夫妇,慕名来凤翔参观民间美术展览,走访民间艺人。
    陕西省劳教所迁至凤翔枣子河(原603所旧址)。
    县人民政府批准陈村、彪角、柳林为县属镇建制。
    在县城东大街原郗家巷开辟秦凤路。其南北两端分别通至环城路,全长1400米,宽30米。
    1984年
    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凤翔县支行成立。
    4月,宝鸡市司法局在凤翔进行人民调解工作评查试点。历时40天。市属11个县司法局派员参加。
    4月8~12日,中共凤翔县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4月28日,城关企业管理站石油化工厂炼油车间失火,烧毁厂房5间,电动机、鼓风机各2台及其他设备,经济损失4450元。
    5月13~18日,政协凤翔县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在县服务楼召开。
    5月14~18日,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县政协委员列席大会。
    6月,县环境保护监理所成立。查清县境内有污染企业125个,开始对污染严重的42个企业进行监测。
    9月,陕西省电视大学党政干部专修科宝鸡电大工作站凤翔教学班在县党校成立并招生。
    陈村镇西街农民冯继生经营的第一辆“便民客车”参加凤翔——宝鸡段营运。
    9月3日,宝鸡市陆军预备役步兵第一团在凤翔成立。县党政领导出席成立大会,检阅部队。
    石家营乡小沙凹村以群众集资为主,国家投资为辅,修成徐家磨石拱桥。
    陕西省电视台在县草制工艺品厂拍摄专题片。
    10月,凤翔公路管理段建成太阳能与远红外线综合加热沥青装置,经陕西省、宝鸡市有关部门鉴定合格。
    11月,全县普及初等教育工作经陕西省、宝鸡市验收合格。
    县东风酒厂生产的“翠波酒”获宝鸡市科研成果三等奖;精装“双凤酒”被评为陕西省优质旅游产品。
    县草制工艺品厂生产的漂色草帽获陕西省旅游产品、内销工艺品表扬奖。
    中共凤翔县税务局党组被评为端正党风先进单位,受到中共陕西省委、宝鸡市委、凤翔县委表彰奖励。
    县政协在东大街大观庙旧址修建四层楼房一幢,1985年9月迁入新址办公。
    县招待所新建五层楼一幢,内有客房106间(套),设床位296个,翌年竣工投入使用。
    1985年
    1月,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凤翔县计划生育分类指导试行方案》。对婚龄、生育个数均作出明确规定。
    1月17日,凤翔县建成第一个大型综合性农贸市场——秦凤路市场。
    3月,中共凤翔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科学大会,表彰先进集体7个,先进个人35名。
    5月,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成立。
    7月,陕西省副省长林季周来县检查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工作。
    中共凤翔县委设立整党办公室,在全县分期分批整党。
    7月24日,县工商管理部门在城南护城河畔当众烧毁查获的2034条假冒香烟。
    县药品检查所查出流入县境的晋江、河南假药16种,价值9900元;并与工商局在工人俱乐部举办假药展览,展后销毁。
    8月,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陈敏玉来县指导制订普及九年制教育规划工作。
    9月10日,中共凤翔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联合召开第一个“教师节”庆祝大会,表彰奖励312名优秀教师。
    10月,全县45000名中小学生参加保险公司人身保险。
    12月23日,县邮电局动工兴建面积为7844平方米的自动电话楼,装机容量1000门,总投资108万元。其中邮电局自筹资金80万元,凤翔县投资28万元。
    县税务局被陕西省税务局推荐出席国家税务总局召开的全国七省、市税务干部队伍建设座谈会。
    县财政局招收合同制干部35名,由财政局统一管理,编入乡(镇)财政组,负责乡(镇)年度农业税的计征、征收、解库工作。
    县工商局先后查处商标违法案件38起,罚款、没收款128360元。其中假凤凰牌西凤酒12374瓶(斤),假西凤商标28万套。
    国务院批准凤翔东湖为乙级开放旅游点。
    城关镇统一规划,对县城各巷修筑碎石路面。
    全县21个乡(镇)成立建筑公司(队),从业人员1870多人。村建筑队87个,从业人员4619人。
    1986年
    1月6日,宝鸡市政府决定,凤翔县酒厂与陕西省西凤酒厂联合,更名为陕西省西凤酒厂分厂。
    2月上旬,彪角镇农业科技户吴万忠创办凤翔县第一个民办科技组织——冯家村农民科学技术服务站。
    3月初,县人大副主任张汉勋作为先进个人代表赴京,参加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召开的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会议。
    6日,宝鸡市委书记卜克义在凤翔召开五县(凤翔、岐山、宝鸡、眉县、扶风)和市级有关领导会议,座谈发展立体农业、开辟致富新路问题。
    1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来县视察。
    15日,石家营乡剪纸艺人张锋随国家对外友协代表团,赴意大利、埃及、突尼斯、坦桑尼亚、尼泊尔、法国、瑞士等国访问、献艺。
    21日,凤翔飞机场移交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16航校。
    5月2日,“秦公一号大墓”启椁。
    18日,越南前国会副主席黄文欢由中联部黄群及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周雅光等陪同,来县参观“秦公一号大墓”,随后题词“古都文物,千古流传”。
    6月7~8日,中宣部副部长滕藤,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程万里陪同,来县座谈、研讨政治思想工作。
    9日,国家建设部预制件检查组来县,考查东湖。
    上旬,凤翔选出300多件民间工艺美术品送往法国博览会参展。
    县人民武装部划归地方建制。
    7月5日,国务院国务委员谷牧、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王一平、国务院副秘书长王伟明一行42人,由陕西省副省长孙达人、宝鸡市副市长宋安华陪同,考察“秦公一号大墓”清理工作。
    13日4时13分,凤翔氮肥厂造气车间废热锅炉爆炸,经济损失16886元。
    24日,陕西省省长李庆伟来县检查工作。
    28日,原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吕剑人等来县视察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户及农民生活状况。
    8月2日,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白纪年一行9人来县检查工作,并考察“秦公一号大墓”及出土文物。
    上旬,县人民政府批准,在县城西街修复“天主教堂凤翔总堂”。
    17日,农牧渔业部乡(镇)企业总局副局长马杰山一行15人来县考察乡(镇)企业。
    9月7日,凤翔县被陕西省粮食厅评为油菜籽收购先进县。
    11日,“秦公一号大墓”发掘清理完满结束。协助工作的解放军某部六连60多名指战员载誉归队。
    18日,具体育举重代表队代表宝鸡市赴咸阳参加陕西省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
    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副行长董赠银,国家计委主任钟毅,由陕西省副省长徐山林、宝鸡市市长李均陪同,视察“秦公一号大墓”的发掘工作;游览了东湖,并在凤翔欢度“中秋节”。
    10月10日,陕西省西凤酒厂生产的雍城牌白酒、柳林春牌白酒获1986年陕西省地方名酒称号。
    11月17~19日,陕、甘两省千山13县护林联防会议第26届委员会(扩大)在凤翔举行。
    17~22日,宝鸡市《凤翔县志》审稿会在凤翔举行。
    19日,凤翔被陕西省体育委员会命名为体育先进县。
    12月中旬,县医药化工厂(原凤翔县卫东化工厂)生产的“双稀醇酮”被评为陕西省优质产品。
    23日,县运输公司一辆面包车行至凤(翔)——陈(村)公路4公里处,翻入两米深的水渠中,4人重伤,经济损失6100余元。
    25日,县医院外科医师范西秦主刀的“右颞叶脑膜瘤”探查切除手术,被凤翔县政府批准为1986年科学技术成果,获一等奖。
    1987年
    1月,县文化馆干部曾朝晖的摄影作品《玉兔》,在全国“迎兔年摄影作品大奖赛”中获一等奖。
    2月上旬,虢王乡铁炉村育苗专业户张展怀,被国家绿化委员会第六次全会授予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称号。
    陕西省政府批准恢复竞存中学和竞存小学校名。
    3月,县财政和工商管理部门共同投资13000元,在县城西关租赁石家营村耕地21.3亩,建成西关木材市场。逢集日(每周星期日),最高日成交达25000余元。
    4月21~22日,陕西省计划经济委员会、省农牧厅在全省商品粮基地建设座谈会上,宣布凤翔列入“七五”期间第一批国家预算内商品粮基地县。
    25日22时,全县1000门自动电话正式开通使用。
    5月中旬,陕西省人民政府组成酒类整顿查处工作组,省政府副秘书长夏宇任组长,于本月25日进驻凤翔。
    6月7日,凤翔县人民政府在县体育场召开万人大会,打击假冒名优酒违法犯罪活动。对假冒商标、投机倒把罪犯作了刑事宣判;对已逮捕人犯公布犯罪事实;并宣布吊销5个乡、村酒厂的营业执照。勒令7个乡、村酒厂停业整顿。对8个无证经营、灌装销售假酒的厂家和5名个人给以经济处罚。现场销毁假西凤酒3940市斤(瓶),假西凤酒商标201539套,其它违法商标652868套,假酒瓶盖50035个,假酒包装箱934个。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夏宇、宝鸡市市长李均和市级有关部门、凤翔县党政领导出席大会。
    7月10日,陕西省物理研究所与凤翔公路段研制的“TSOT—O—Ⅱ型复合式太阳能热水器与民用建筑结合及远红外辅热源利用”科研项目成功。经技术鉴定,使用效果好,属国内首创。
    8月13日,糜杆桥乡青年农民李小银被依法逮捕。当年1月8日,李小银无证驾驶拖拉机在汤房庙林场大峡工区西沟林场割柴中,点燃油棉纱烤车,引起山林起火,烧毁树木10万多棵,经济损失达5.8万多元。
    8月,儒林小学五年级学生邢海云题为《学当家》的作文,在1987年暑期小学生作文大奖赛中获全国一等奖。
    9月15日,纸坊乡马村“双马焰花爆竹厂”发生药品爆炸重大事故,死2人,伤5人,经济损失1.5万元。
    22日,陈村镇上营村雍兴造纸厂生产的五号皱纹卫生纸,在陕西省同行业质量评比中获第一名。
    11月16~18日,台胞李群回郭店乡上郭店村探亲。18日,凤翔县委统战部负责人设宴招待,中共宝鸡市委派员及市广播电台记者看望李群并赠送礼品。
    22日,姚家沟乡邰家山村信用站突遭4名歹徒抢劫。民兵连长、信用站会计张志明一家5口奋起防卫。为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张志明壮烈牺牲,其大弟张志林、二弟张宝金及其母、妹在同歹徒搏斗中,打死歹徒一名,生擒两名。12月12日,中共凤翔县委、县政府及宝鸡市农业银业联合召开表彰大会。张志明家的英雄事迹于年终被列入陕西十大新闻之一。
    12月,陕西省政府确定凤翔为“渭北果品基地”。
    是年,全县乡村企业发展到21451个,转移农村劳力7.5万多人,比上年增长14%。
    1988年
    1月4日,凤翔电视卫星地面转播站建成开播。
    25日,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关涛、全国妇联干部管理学院副院长陶春芳、陕西省妇联主任张秀绒、陕西省妇联办公室主任高小贤、宝鸡市妇联副主任靳淑英一行9人来县检查妇女工作。
    同月,中国民主建国会凤翔县支部成立。
    3月13日,陕西省政府决定,授予凤翔县卫东医药化工厂横向经济联合先进单位称号。
    4月3日,凤翔县一条通讯电路进入全国自动通讯网,并开通使用。
    4月15日,陕西省政府、宝鸡市政府整顿查处假冒名优酒工作组撤离凤翔。
    同月,中国农村致富函授大学“彪角科技致富服务部”,在彪角镇冯家村农函大优秀学员吴万忠家创设。并在陕西、甘肃、河南、山东四省分设“科技致富服务部”。
    5月21日,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刘景霖辞去县长职务的决定。
    5月26~28日,县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补选刘省良为凤翔县县长。
    5月28日,美国果树专家井里德论德博士来县考察果树病毒及生长情况。
    6月,县建设银行在营业柜台安装微机,开网营用。为全县金融系统第一个使用微机记帐、结算、编表的专业银行。
    21~25日,凤翔首次在北山飞播油松造林,造林面积14800亩。
    7月1~3日,陕西省首届中师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凤翔举行。全省20多所中等师范学校的500多名运动员参加。
    1日,国家、陕西省、宝鸡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在凤翔进行生育、节育抽样调查。
    11日,在国家农业部1988年低度名酒评比中,凤翔柳林镇酒厂生产的“凤柳牌”39度“凤柳酒”获低度名酒称号。
    15日,陕西省乡镇企业局通报,凤翔糜杆桥乡雍川水泥厂生产的水泥质量,连续三年为全省同行第一名。
    19日下午4时、25日下午3时30分,涧渠乡遭受暴雨、洪水袭击,降雨量达90毫米左右。淹没农田10000多亩,67亩鱼塘、11万多尾鱼被洪水一扫而光。洪灾损失共约90多万元。中共宝鸡市委、市政府、凤翔县党政领导闻讯后即赴灾区现场察看灾情,组织生产自救,解决灾民生活等问题。
    同月,县城关镇西街村调解委员会主任赵崇亮被国家司法部评为全国防止民间纠纷激化先进个人,授三等奖;同时被陕西省司法厅评为全省防止民间纠纷激化先进个人,授一等奖。
    8月8~10日,国家农牧渔业部农业局副局长曹庆龙来县考察农业生产。
    9~11日,涧渠、五曲湾、田家庄等乡连降暴雨,雨量达84.6毫米。翌日,宝鸡市副市长冯波来县视察灾情,检查抗洪救灾工作。驻凤部队、机关、学校支援救灾的物资,陆续运入受灾区。
    同月,县工商局查获伪造、贩运假冒名优酒案38起,罚款20多万元。查获假酒4万多瓶,假冒商标2113套,假瓶盖1.25万个,假酒瓶43000个,扣留销运假酒汽车15辆。
    9月1~6日,凤翔编织能手梁玉秀参加全国第六次妇女代表大会。
    4日晚,凤翔中学学生刘×××、××被凤翔中学除名。他们与学生蒲××等3人,经事先预谋,前往紫荆中学,乘夜深人静先后闯入6个学生宿舍,手持匕首对54名学生搜身、抢劫、殴打。3人在作案后逃遁途中,被公安人员抓获。
    16日,陈村镇祁五泉、王志强和柳林镇乔银维被评为陕西省农民企业家,受到省人民政府表彰。
    18日,原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吕剑人,宝鸡市委书记纪鸿尚,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屈应超,陕西省高等教育局副局长高俊天,原竞存中学校长车向忱之子车树实(副教授)专程来县参加竞存中学教学楼奠基仪式。同日,50年前曾就读于竞存中学的30多名年逾花甲的老校友,从外地赶赴恢复后的竞存中学新址,参加校友会及教学楼奠基仪式。
    10月9日,陈村镇蔡阳山发现天然露天硅铁矿,面积2平方公里,厚度15米,蕴藏量达亿万吨以上。
    同月,地膜玉米在凤翔推广初获成功,面积近千亩。
    11月21~23日,中共凤翔县委副书记张汉勋、东湖管理处主任李万德赴杭州参加全国第五次苏轼学术研讨会。
    同月,陈村镇被陕西省体委、农牧厅、老协评为“陕西省农村体育工作先进乡镇”。
    同月,县农牧局牛气肿疽病防治工作经宝鸡市考核验收,达到省颁稳定控制县标准。
    12月,凤翔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地方经济和实施“星火计划”中成绩显著,受到国家科委表彰。
    同月,凤翔县儒林小学少年先锋大队被全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百面红旗大队。

    是年,全县两个企业和产品受到国家轻工业部嘉奖。县草制工艺品厂获“金龙腾飞”铜牌奖,该厂生产的草提蓝系列产品获优秀出口铜牌奖;县漆器工艺美术厂获出口创汇先进企业称号及工艺美术质量管理奖,同时该厂生产的刻绘漆器小柜获优秀出口产品铜牌奖。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