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灞桥村史

席王街道办东李村历史概述

时间:2019-3-10 9:32:53   作者:天地熹宝   来源:秦之韵文史原创   阅读:621   评论:0
内容摘要:灞桥区席王街道办东李村历史概述:东李村位于席王街道办事处原名黑汉李家村


   东李村位于席王街道办事处灞陵管区驻地东2.5公里处,南依白鹿原,北邻蓝田县华胥乡。

据《咸宁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一李姓黑大汉因犯事被流放来到古城长安,顺灞河东上,看到此地依山傍水南靠白鹿原,百花盛开,近听灞水潺潺,远看河北草滩茫茫,可谓水秀山清,于是就在白鹿原脚下黑松林落居,居黑松林下一沟中,此沟后被称为李家沟,李姓生有五子,随时间推移又从李家沟迁至灞河南岸悬崖上,修墙堡,随着家族扩大向西发展即现址东李村,原名黑汉李家村,长子,次子,三子居村东,四子居村西,并有三子部分后裔同往。五子及后裔居村中,后迁居现新筑地区居被称为三李村,李姓先祖逝世葬于李家沟西坡地,现李家沟系李姓原始祖坟(今寇家西边)杨姓居村东一里处,今处仍称杨家坟,村西曾住一王姓和刘姓,至今留有王崖和刘家桥遗址。此三户杨、王、刘三姓,因人丁不旺后绝香火,土地被东李村耕种。


沿革推移


  东李村从祖至今,繁衍生息,历经土改,初级社,高级社,公社化,人口发展到411户,1600余人全为李姓,在本地历代被世人称奇。


  东李人世代桀骜不驯的性格,自强不惜的人格,表现东李人继承祖训衣钵,被后人所尊顺。

抗美援朝期间,李景江在桥梁被炸,战斗激烈前方战事吃紧的危急关头,硬斗胆从两根圆木上连续开过十几辆运输车,赢得了时间,保障了战斗的胜利,荣获国家级奖章,被战地军民誉为“江北轱辘”而传诵。


  1944年,知名人士李堿,倡办东李小学一所,暂用东李祠堂为教室。1956年,学生增多将校址南迁五百米,占地10.5亩,创建了本地第一所小学,为东李村民素质的提高,村风的改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合作化期同,村干部李景昌牵头,整体实现了全村电气化,结束了村民晚上点油灯的局面。

1956年毛西公社在东李宏崖修建抽水站一座,主渠五华里,灌溉面积三千余亩,使本村数百年来的旱地变为水浇田。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