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陕西秦腔

周至县剧团成立发展与成功演出

时间:2014-6-22 9:29:43   作者:任齐斌   来源:陕西文史   阅读:8794   评论:0
内容摘要:秦腔豪放的唱腔,苍凉纯朴的韵味,深受周至人所喜爱。而作为周至大地上崛起的周至县秦腔剧团,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周至县秦腔剧团经历了三次起伏跌宕。第一次是明代的张家班,创立早、时间长、名气大。第二次是文革后的复兴时期,古典戏上演名扬全省。第三次为改革开放以后,周至秦腔走进京城,轰动全国。
  秦腔豪放的唱腔,苍凉纯朴的韵味,深受周至人所喜爱。而作为周至大地上崛起的周至县秦腔剧团,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周至县秦腔剧团经历了三次起伏跌宕。第一次是明代的张家班,创立早、时间长、名气大。第二次是文革后的复兴时期,古典戏上演名扬全省。第三次为改革开放以后,周至秦腔走进京城,轰动全国。
(一)剧团历史追溯
    在明代中期,周至的戏曲已具雏形。举人张附翱,字于鹏,周至县城人,自幼天资聪颖,出身世族书香门第。曾祖父张询,出仼山东佥亊。祖父张成,通晓经史,为邑儒者。父亲张俊,任山西晋王府教授多年。张附翱弘治十四年(1501年)中举,出任山东青州推官,治狱明白,刚正不阿,不畏权贵,除暴安良,深得百姓爱戴和好评。但当时明廷政治已极为黑暗,贪官攫财成风,他的耿直性格和认真态度, 反而屡遭同僚、太守的嫉妒中伤。他深感自己不合时局,感叹地说: 如今世上贪心之徒,肆意剥夺民脂民膏,盖偌大宅院,养偌大家口,重绸而卧,列鼎而食,孰不知百姓之疾苦。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张附翱被罢官,由于在老家县城居住不便,便在骆峪暖泉寺旁建立别墅,本人爱好秦腔,便利用暖泉寺场地排练戏曲。以乐户女王兰卿为主,组成家庭戏班,又吸收了一些民间艺人,组织了秦腔班社。他自任班长,名日“华庆班”,亦称“张家班”,是陕西历史上最早的秦腔班社之一。最初在周至的庙会演出,后来逐步向户县、扶风、岐山、凤翔、宝鸡、兴平、长安和咸阳等地扩充, 不久就在省城以西、渭河两岸红火起来。张附翱经常与同期被罢官归里的武功人康海(弘治十五年状元)、户县人王九思(弘治九年进士)等人往来,相居于暖泉,饮酒赋诗,作曲演唱。随着班社的发展,演技的提高,还曾随陕西盐商、木商到江浙诸省演出。
    张家班著名女红角王兰卿,周至县城内乐户王锦之女,出身梨园世家,自幼学艺,吹弹歌舞,所事皆通。性格贞良雅典,习诗知礼,颇有姿色。她唱做俱佳,以情感人,出色的表演艺术,婉转动人的嗓音,为西府剧坛之冠,是名扬三秦的秦腔表演艺术家,成为明代中叶最著名的秦腔坤伶。由于王兰卿倾心张附翱,便嫁张附翱为妾,夫唱妇随,献身于秦腔艺术事业。明正德八年(1513年),张附翱死后,王兰卿悲痛欲绝。与大妇治丧毕,忽有富家郎慕王兰卿姿色才艺,千方百计欲娶为妾。大妇百般推诿不过,王兰卿闻知,劝大妇消愁解忧,而自己却服毒殉情,毒性发作,才向大妇言其故。康海为纪念这两位艺术家,专门写了本秦腔剧《王兰卿传》,王九思填乐府《一枝花,歌儿王兰卿》为祭文,康海等旧友敬王兰卿贞烈,共祭奠之。正由于这些名人的记载,才使这段历史得以传承。
华庆班自正德年间成立以后,几经沧桑,由骆峪迁入广济桑园村,到了清康熙年间,张家戏班的后代又迁居竹峪谭家寨。由于经济衰败,戏班难以维持,便以240两白银的低价向外出卖,条件是“张家班”名称不能改变。谭家寨张家有女嫁给眉县县城4西边的第五村,便动员婆婆家购买,由张华接办,仍取名“张家班”,几经转手,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又易名“华庆班”。1949年解放后,华庆班由眉县人民政府接管,与齐镇友谊剧社合并为眉县剧团。1952年冬天,眉县剧团的张杰民和张连民等人受邀回周至,创立了周至县剧团。
(二)新时期的发展
    张杰民和张连民是亲兄弟,出生于长安县梨园世家,两人一同在西安三意社学戏,张杰民成为著名的坤角演员。其妹妹张秀云嫁入周至县辛家寨村辛武山(小名 禄娃 ),两口都在戏班唱戏,也都是名演员。1950年戏班在礼泉县演出时,周至县民主人士、太白剧社董事长李少棠在台下观看,得知辛武山是周至人后,上台与辛交谈,希望他们回周至县成立剧团。辛武山、张秀云觉得自己没有本领,便邀请都在眉县剧团的哥哥张杰民和弟弟张连民回周至县创建剧团。1953年,他们成立了周至县新兴剧团,县政府任命县政协副主席李少棠为名誉团长,张杰民任团长,后更名周至县人民剧团。
   张杰民又邀请妹妹和妹夫回到周至剧团,另外还招入大寨子村束兴秦,以及李敬宗、田景义、党翔训等人。开始排练古典秦腔戏,演出剧目有《双锦衣》、《软玉屏》、《玉虎坠》等。年底就能出门演出,由于没有戏箱,便将马召红崖头戏班的部分人员和戏箱一同招入,随同的艺人有李青彦、崔大叔多人,剧团直到1960年才将红崖头戏箱钱还清。后来县文教科派来张红建任剧团书记。由于缺少演员,随团招入余冬梅、戴秀芳、李景中、田法正、田效文、史丛淑、胡忠义、韩镇民等一大批学生,他们以后都成为剧团的骨干和名演,为剧团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4年,文教局派户县人李俊义任团长,已经住入周至县集贤的张杰民任副团长,随着第一批学生的进入,剧团演出力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排练的《下河东》、《美人换马》、《游西湖》、《火牛阵》、《春秋笔》、《穷人恨》、《血泪仇》、《白毛女》等40多本大戏在县里外演出不断, 1955年参加宝鸡专区汇演,荣获集体奖,同时又招入学生培养。
   1958年,周至、眉县合大县,由张家班延伸下的两个剧团又合团了,眉县剧团改为周至人民剧团一团,周至人民剧团改成周至人民剧团二团。二团排练的《三打白骨精》、《貂蝉》等本戏都轰动一时,所到之处,深受群众喜爱。在哑柏演出《追鱼记》时,由于群众较多,进场时把剧场的大门都挤烂了。
  1960年,文教局派周至县楼观黄池人黄帮彦任团长,张杰民任副团长。随着陕西省红旗剧校毕业的周至籍景丰龙、高荣杰、田栋梁等8名学生的进入,剧团演出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县剧团小生余冬梅,在1961年获省青年演员汇演二等奖。
   1962年,终南甘午人师达德任团长,张杰民任副团长。1963年,由县文化局副局长曲养明兼任团长和书记,张杰民、符景祥任副团长。聘请咸阳人民剧团的京剧导演张德荣、朱贵珍夫妻来剧团排练《三打白骨精》,年底又聘请陕西省艺术学校教育主任刘启才来团导排《黛诺》、《八大锤》。
1964年时,由于禁演古典戏剧,剧团全体演职人员进入周至县马召农场劳练两个月,开始排练八大样板戏。1965年剧团分为两个演出队,一队由田景义负责在平原地区演出,二队由曲养明负责在山区演出。
   1966年时,国家出台23条规定后,副团长张杰民性格耿直,加之与妹夫辛武山关系搞僵,离开县剧团,到周至县马场菜园工作,直到1979年退休回家。徐堃接任副团长。1967年李景林任团长,徐堃任副团长。1968年何炳元任团长。县剧团在此期间先后在宝鸡峡水库、周至三河归一等工地进行慰问演出,丰富了工地群众的文化生活,获得了好评。
1970年李培直任副团长,主持剧团工作。县委书记王天元由于喜爱秦腔戏剧,从北五县调来了大花脸演员王正兴,须生王益民,正旦严秋蓉。并从陕西师范大学给剧团要来了钢琴,组织了县剧团数次在0702工地慰问演出。“县委书记王天元对周至县剧校、周至县剧团的支持和帮助,功不可没,能把易俗社的导演都请来排戏,这些都要载入周至县戏剧史。”已经70多岁的县剧校教练,蓝田人张继行提起往事还激动不已地说。
   1972年调哑柏中学校长魏尚英任剧团团长,李培直任副团长,成立周至县少年文艺训练班。1973年文艺班排演的《小八路》在咸阳人民剧院连演一月,久盛不衰,虎新城扮演的小嘎子活灵活现。郑金莲一出《周仁回府》唱响了八百里秦川,被称为秦腔界第十五代周仁,受到时任陕西省委书记马文瑞的接见,在咸阳地区少年文艺调演中屡获殊荣,为周至人民争了光。现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任伟,铜川剧团的杨瑞晓,延安剧团的雷红,甘肃金昌剧团的郑金莲、虎新城、张宏、郭康劳等一大批名演都是训练班走出去的学员。
   1974年县委调城关公社社长、户县元驾村人司瑞生任剧团团长,李培直、李景林、韩斌先后任副团长。当时排练的《杜鹃山》最为有名,在西安解放剧场卖票演出,一票难求,《陕西日报》做了专门报道。演员王正兴,人称王八五,工资85元,是当时县城工资最高的人之一。扮演的雷刚行神兼备,后调入咸阳大众剧团。严秋蓉扮演的柯香、赵惠兰扮演的杜妈妈、梁引星扮演的温习九等都名噪一时。创作小戏《套车》,参加咸演地区文艺汇演,获优秀奖。新编剧目《河神娶妻》,获咸阳地区创作二等奖。县委书记王天元主持聘请著名的须生演员王玉民、旦角演员尹秋蓉、丑角吴广进入剧团,同时剧团派出行政股长,尚村西凤头人鹏志远创建周至县戏剧学校,为西部地区培养了一大批演员,也为周至县剧团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9年古典戏演出初始松动,剧团派出导演景丰龙等人外出考察演出市场,回来立即排演第一本古典戏《逼上梁山》,接着又排第二本古典戏《十五贯》,由易俗社导演樊小余、县剧团景丰龙编排,演员余冬梅、王玉民、吴广、王惠领主演,开创了当时陕西古典戏曲表演先河。在县城群众堂连演一月,场场爆满,人满为患,人们为购票想尽办法。稍后,剧团在西安西关剧院、春光剧场、红旗剧场、纺织城剧场等地先后演出两个月,在陕西省引起巨大轰动。西安市文化局局长余信带领西安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领导连续观看,普遍认为比西安的大剧团表演的好。报纸、电台不断给以宣传和报道。此后又排出《三滴血》,在群众堂连演40多场,“双生双旦一丑”最为有名,余冬梅、严秋蓉,王慧珍、尹秋蓉,田法正成为全县人人皆知的演员。随后还排演的《铡美案》、《游龟山》《徐九经升官记》等剧目,深受群众喜爱。
   1980年张红建任团长,终南辛庄人魏志德和鹏志衍任副团长,分两队演出《风雨洞房》《下河东》《黑叮本》《金沙滩》《葫芦峪》《出棠邑》等剧目。
   1983年余冬梅任团长,此时剧团进入低谷。由于多元文化冲击,剧团经费拮据,人才流失,几乎陷入绝境。地处县城繁华地段的剧团里,杂草丛生,污水横流,一片荒凉。因为常年交不起电费,晚上一个宿舍就靠发一根蜡烛照明。11月,剧团经整顿仅留12名演职人员,其余人员安排到教育、商业部门工作。
(三)转折与勃发
   1984年7月,县委派宣传部宣传组组长王鹏辉任县剧团团长兼书记,邵重义、高广杰、张精武任副团长,他们对县剧团进行了重组,将30名县艺校毕业生补充进来,从邻近县区“招兵买马”,充实骨干队伍。按照“财政断奶、自谋生路”的原则,对吃着“皇粮”的周至县剧团进行了改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首先进行了市场调研,在陕西甚至西北农村,每逢红白喜事和大小庙会时都有请戏班子唱大戏的传统。于是,剧团主动把陕、甘、宁西北三省每年的农村庙会时间、地点,作了详细调查和登记,有针对性地上门“推销”,把过去以剧院演出为主的剧团变成了行走在乡间的“背包剧团”。精心编排了中老年观众爱看的本子戏和折子戏,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不断增加新的看点,让传统的剧目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为了激励大家的积极性,建立各种规章制度26类281条,在分配制度上,剧团推出了底薪加奖励工资的办法,演员收入的多少要看演出场次和扮演角色。首先排演倪运宏编剧,曲波、景丰龙导演的现代剧《花乡风情》,获西安市首届戏剧节演出三等奖,剧本二等奖。马喜婵、刘建获表演二等奖。稍后聘请豫剧教练黄玉振集中冬训,提高演员素质,又排练《安安送米》,次年正月开始下乡演出。另外还排练了《黄河阵》、《狱卒平反》。1986年移植《封神榜》第一集《进妲己》,由高广杰、朱乃群等主演,由于在舞台装置、灯光布景、特技运用等方面予以创新,引起巨大轰动。1987年排演了《封神榜》第二集《黄飞虎反五关》,1988年排演了第三集《哪吒闹海》,1989年排演了第四集《黑叮本》。1989年8月,《封神榜》四集在陕西电视台《秦之声》连续播放,引起巨大轰动。1990年时,外地剧团以优厚的待遇从县剧团挖走12名主要演员,导致县剧团正常的演出出现问题。但在随后的改革中,县剧团不断创新,顺应观众的需求,不断增加新的看点,努力创作新的剧目,开创了县级剧团繁荣发展的先河。1992年,先由刘随社、赵巧苗等主演的《母子恨》,后改由齐小春、柳水涛、陈鹏军主演,受到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
    1995年王鹏辉调入周至县广播电视局任局长,同时兼任剧团团长,邵重义副团长主持工作,县剧团获得文化部表彰。排演倪运宏编剧,刘随社、李淑芳主演的《浪子告御状》获奖,1997年6月邵重义任团长后,主抓了剧目的创新和年轻演员的培养,当时所排演的《双锦衣》、《双罗衫》等十几本戏唱红了西安、宝鸡和甘肃等地,以至于在陕北等地出现了假冒的周至县剧团演出。新创编排演的《母子恨》、《青山魂》,受得了群众喜爱和赞赏。稍后被誉为西北第一须生的刘随社和柳水涛等五位尖子演员,被调到省戏曲研究院,肖派掌旗人李淑芳也调入西安市易俗社。他们的离开,对周至县剧团影响较大。但是他们对县剧团的培养和教导,至今仍念念不忘。
    2007年,眉县人孙多祥任团长。县剧团在演好秦腔的基础上,又根据年轻观众的需求,编排出歌曲、舞蹈、小品、相声等现代晚会,既高雅,又耐看。2010年转企改制后演出802场,实现收入240多万元;2011年演出806场,收入300多万元;2012年演出过千场,收入400多万元。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被陕西省文化厅评为陕西省先进演出单位、先进管理单位,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并成为全省设立的七个振兴团中唯一的县剧团。《下河东》、《黄河阵》、《劈山救母》、《斩黄袍》、《忠保国》、《法门寺》、《飞犬奇案》、《大报仇》、《进妲己》、《黄飞虎反五关》、《哪咤闹海》、《烙碗记》等13本大戏被录制成碟片向社会公开发行。先后四次独家承办了陕西电视台春节戏曲专场晚会。陕西省宣传部、文化厅领导先后几次来周至县,就“周至剧团现象”进行调研,陕西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均对此做了专题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2009年11月16日至23日,周至县剧团作为唯一一家被选定的县级秦腔艺术演出单位,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易俗社等5家演艺单位一道,参加了由省文化厅组织主办的“陕西秦腔文化周”晋京演出活动,新编古典剧《母子恨》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解放军歌剧院等地进行了演出,轰动京城,获得了极大好评。中央、省、市多家新闻媒体予以关注。在京陕西籍著名作家王巨才、评论家阎钢、周明、雷抒雁,国家四十余位司局级领导亲临现场观看演出。慕名而来的首都各届人士及广大群众将剧院门口围的水泄不通。大批观众,热泪盈眶。他们由衷地说:看了演出,真正领略了秦腔的风采,周至的秦腔为我们奉献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古老的秦腔艺术还散发着弥久沥香的气味。2013年11月,周至县剧团在甘肃演出时,方圆几十里路程的人都来观看,每场人数多达三、四万人,当地不得不动用武警维持秩序。从中可以看出,只要演技高超,人气就旺盛,秦腔就会更加辉煌。
    周至剧团从华庆班的创立到今天,一脉相承绵延了500多年,依然活跃在西北五省、金周大地,虽几经兴衰,但深受西部人民群众的喜爱。因为有一方厚土的周至人民的大力支持,有一代又一代演员们的倾力奉献,有西北五省乃至华夏儿女对戏剧的热爱。周至剧团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在教化风俗、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中,在振兴秦腔、传承历史文化的努力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