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周至村史

集贤镇马滩村、大曲村历史概述

时间:2015-11-27 17:53:21   作者:代峰\编辑   来源:丰镐裔子原创   阅读:1961   评论:0
内容摘要:周至县集贤镇马滩村:明建文4年(公元1402年)前,有马氏庄户由田峪沟迁此定居,后形成村庄,马滩村由此得名,马滩村以马氏家族为主,还有韩、刘、张、吴其它姓。大曲村历史:村名来历及历史延伸据传载,诗人白居易遨游八百里秦川,秦川山脉之俊秀奇险,泉水之清澈甘香,令诗人兴致勃发,即在一巨石上留下诗句:“大秦巍巍八百里,曲水源源天上来”,先辈志仕取其诗句第一字“大”与“曲”,名由此而来。
西安市周至县集贤镇马滩村
    马滩村南靠秦岭,北倚渭河,隶属集贤镇管辖,距周至县城20多公里。马滩村东与九峰镇魏庄村接壤,西与终南镇禅定村毗邻,南距集贤镇政府2公里,北与终南镇寨子村相望。马滩村地理位置优越,终集路南北把村南南横线和村北108国道相连。马滩村共有土地2347.9亩,现有村民456户2860人。
    史载:明建文4年(公元1402年)前,有马氏庄户由田峪沟迁此定居,后形成村庄,马滩村由此得名,马滩村以马氏家族为主,还有韩、刘、张、吴其它姓。。 


西安市周至县集贤镇大曲村

   大曲村位于集贤镇东南方二公里处,距周至县城约35公里,西接金凤,北依集贤四村,东邻九峰镇耿西村,南靠秦岭,半平原,半山区,省道107横贯村庄东西。全村土地面积3800多亩。15个生产队,农户630户,人口2600余人。  
   周至县集贤镇大曲村
   村名来历及历史延伸据传载,诗人白居易遨游八百里秦川,秦川山脉之俊秀奇险,泉水之清澈甘香,令诗人兴致勃发,即在一巨石上留下诗句:“大秦巍巍八百里,曲水源源天上来”,先辈志仕取其诗句第一字“大”与“曲”,大曲村名由此而来。  
  

  据历史考证,大曲村在远古时期,并不是一个独立村落,在以大曲河为中心的东西两侧,还座落着老虎窝、张家奄、庞虎口村等几个小村庄,隶属散居散生,无头无主。随着历史进化,管辖权和政府职能出现,几个自然小村庄逐渐被大曲村接纳,成为大曲村的组成部分,直到现在,几个自然村的村名依然存在。 

    红孩洞位于大曲沟,峪口窄陡,峭崖直立,两侧山体古柏苍苍,遮云蔽日,为神仙居住的又一佳境。入峪约500米,西侧峭崖中部悠然凸出一个平台,面宽不足10米,长不足70米,一面临壁,三面临空,胜似山西悬空寺的地理位置。台上西侧依山崖“一”字型筑有六个洞穴,洞洞供奉有神像,有玉皇、太上老君、释迦牟尼、孔子、圣母娘娘、红孩儿、孙悟空等,是一个多神杂居的地方。相传这里就是昔时红孩儿居住和兴妖作怪的地方,因与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相遇,被观音菩萨收伏作了善财童子,成了正果,后来人们在这里也一直敬奉他,祈求保佑一方平安。登达此台,南侧沟底有路,可以徐徐而上;临到台前,台口有门楼,门楣悬“红孩洞”大匾,很是醒目;门楼前左侧有碑,记述着红孩洞的历史渊源及变迁。洞窟有人管理,长年接待着四方来客。此洞深不可测,传说通往四川峨眉山。此处松柏茂密,山势略高,是避暑纳凉的绝好去处。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大曲水库建设项目由大曲大队双委会确立。拦截大曲沟至山外水源,在大曲口修筑水库,建库始初直到大坝修筑竣工,历经4余年,投入人力日平均1300多人,开山移土近百万方,石砌坝面近3000多方,土石混筑,打起了东西长60多米,宽近20米,高近40米的拦河大坝。据测算,平常情况下库容量可达40000多立方,洪期可容载60000多立方,是大曲有史以来第一个完全靠人工修筑的农用水库。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第一校址位于大曲辖区西南方向的老爷庙。老爷庙为四合院建筑体式,大约有20间,土木结构,雕梁画栋,南北两大厅,东西两厢房。当时,教师有2人,学生近20人,设立一个复式班,开讲五个年级的课程。学生来源于大曲本土,数量增加近百人。七十年代初,大曲村在地域中心新建学校。校园占地10多亩,建起土木结构屋架房30多间,教工宿办厦房10余间,平整出学生活动操场近1000平方,八十年代,学校成倍扩建,教舍用房90多间,教师数增至30多人,学生数增至600人,  2001年春,中华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先生向大曲村捐资20万元。村双委会筹资15万元,两资共35万余元,投入到楼房校舍的建设之中。历经4个多月,十一间两层楼房校舍竣工。2002年间,又建起楼房校舍两层十一间,两建合体成为一统。
该文章所属专题:咸阳百村.彬县卷

欢迎您投稿“秦之韵 陕西村史”公益网。 (投稿EMAIL:30999626@qq.com 在线投稿

相关评论